在小城的学堂里,书生有个很古板固执的父亲,是个一生没考到什么功名的老秀才。
老秀才一辈子和圣贤书打交道,年轻的时候科举了十几次都没什么名堂。
最后却因为没有盘缠的支撑,在那座繁华的老城里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才放弃了科考,落寞的回到了轻亭。
老秀才一辈子不得志,便把希望寄托在了自己儿子的身上。
他想要自己的儿子完成自己的梦想,再去那座繁华的老城里,考上大大的功名。
用衣锦还乡洗刷自己一辈子的执念。
于是老秀才愈加的严苛,对还是幼童的儿子就非打即骂。
老人都说女子早慧,那时候的小姐就很心疼总是被打骂的书生了。
两个孩童经常在深夜里逃出自己的家园和学堂,在一棵老树下看着月亮,聊着自己想要的人生。
书生说自己是一定要出人头地的,他要读很多书,然后去洛阳和长安考取功名。
他要证明自己不比任何人差,待到金榜题名的那天,他的父亲会就以他为荣。
书生的志向很远大,但女子却想了很久也没什么头绪。
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没什么志向的普通人,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就好。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和自己喜欢的人去其他的地方转转,吃好吃的东西,看好看的风景。”
书生承诺会的,他们俩都会实现自己的愿望。
女子好奇的眨了眨眼睛,问为什么。
书生说:“今晚的月亮很好看,我们还有很长的时间。”
他说我们,女子就笑了起来。
……
后来,书生和女子定亲了。
十九岁的那年,书生离开了那座小城,带着厚厚的包裹,踌躇满志的踏上了道路。
他要去的地方是很大很繁华的城池,他要考取大大的功名,然后风风光光的回来。
女子守在了那座小城里,看着书生上路,只是笑着什么话都没说。
那一天,老秀才走出了学堂,看着自己的儿子踏上了那条很漫长很遥远的道路。
不知道为什么,老秀才突然想起了自己离开长安城的那天。
长安城外的雨下的很大,雨水很凉。
老秀才听着城里的喧嚣,背上了自己的包裹,像一条落水的老狗一样,沉默无声的离开了那里。
那是他人生中记忆最深,也是最遗憾痛苦的一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