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76章(第3页)

(“internallyright”

)。

是内心的一种震荡的回音,许多因素虽然不知

道,可以依稀觉得它们的存在。

既然一听就听得出是事实,为甚么又说“真实比小说还要奇怪”

,岂不自相矛盾?因为

我们不知道的内情太多,决定性的因素几乎永远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事情每每出人意料之

外。

即使是意中事,效果也往往意外。

“不如意事常八九”

,就连意外之喜,也不大有白日

梦的感觉,总稍微有点不以劲,错了半个音符,刺耳,粗糙,咽不下。

这意外性加上真实感

——也就是那铮然的“金石声”

——造成一种复杂的况味,很难分析而容易辨认。

从前爱看社会小说,与现在看纪录体其实一样,都是看点真人实事,不是文艺,口味简

直从来没变过。

现在也仍旧喜欢看比较可靠的历史小说,里面偶尔有点生活细节是历史传记

里没有的,使人神往,触摸到另一个时代的质地。

例如西方直到十八九世纪,仆人都不敲

门,在门上抓搔着,像猫狗要进来一样。

普通人不比历史人物有人左一本右一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写他们,因而有立体的真实

性。

尤其中下层阶级以下,不论过去现在,都是大家知道得最少的人,最容易概念化。

即使

出身同一阶级,熟悉情形的,等到写起来也可能在怀旧的雾中迷失。

所以奥斯卡·路易斯的

几本畅销书更觉可贵。

路易斯也是社会人种学家,首创“贫民文化”

(cultureof

poverty)这名词,认为世代的贫穷造成许多特殊的心理与习俗,如只同居不结婚,

不积钱,爱买不必要的东西,如小摆设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