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问●第51章刺齐论
(一)古文: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
歧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
歧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
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
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
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
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
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
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
此之谓反也。
(二)白话文:
黄帝问道:“我想听听针刺浅深的分别。”
岐伯回答说:“针刺骨,不要损伤筋;针刺筋,不要损伤肉;针刺肉,不要损伤脉;针刺脉,不要损伤皮;针刺皮,不要损伤肉;针刺肉,不要损伤筋;针刺筋,不要损伤骨。”
黄帝说:“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希望听到更详细的解释。”
岐伯说:“刺骨而不损伤筋,是因为针到筋的部位就停止,没有达到骨;刺筋而不损伤肉,是因为针到肉的部位就停止,没有达到筋;刺肉而不损伤脉,是因为针到脉的部位就停止,没有达到肉;刺脉而不损伤皮,是因为针到皮的部位就停止,没有达到脉。
所谓刺皮而不损伤肉,是因为疾病在皮中,针进入皮中,没有损伤肉。
刺肉而不伤筋,是因为针穿过肉而达到筋;刺筋而不伤骨,是因为针穿过筋而达到骨。
这就是所说的相反情况。”
二、《以周易哲学思想探源〈素问·刺齐论〉之奥秘》
在古老的医学经典《素问》中,第51章“刺齐论”
所阐述的刺浅深之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智慧。
当我们以周易哲学思想为视角来深度解析时,更能领略到其中的玄妙之处。
黄帝的问,“愿闻刺浅深之分”
,开启了对针刺技法的探究之门。
而歧伯的回答,则如一盏明灯,照亮了这条探索之路。
“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这一系列的表述,不仅仅是对针刺技法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命秩序与平衡的把握。
在周易哲学中,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观念贯穿始终。
刺骨而不伤筋,刺筋而不伤肉,恰如阴阳的和谐共处。
针至筋而去,不及骨,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体现了阴阳平衡的理念。
就如同周易中的阴阳消长,在变化中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