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o年,昭宁元年,八月。
庐江舒县前线的营地,仿若一座壁垒森严的战争堡垒。
烈日高悬于苍穹,释放出灼人的热浪,炙烤着大地。
然而,酷热并未削减士兵们的训练热情,营地内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紧张有序的景象。
孙策、周瑜和绩三人在接到传令后,即刻朝着主帐匆匆赶去。
孙策迈着大步,身姿挺拔如松,他的面庞因急切而微微泛红,双眼炯炯有神,透露出对此次议事的强烈好奇。
周瑜则身着一袭长袍,步伐轻盈且稳健。
绩身形稍显稚嫩,却紧紧跟随在二人身后,眼神中满是专注与坚定。
三人踏入主帐,只见黄盖端坐在主位之上,神色凝重,犹如一座沉稳的山峦。
他的手中正执着一份军报,那军报在他粗糙的大手中,仿佛承载着千钧重担。
见三人进来,黄盖微微抬手,示意他们入座。
“将军,唤我等前来,可是有重要军情?”
孙策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洪亮且充满急切。
黄盖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愈凝重。
他缓缓展开手中的军报,动作沉稳而缓慢,似乎在为即将传达的重大消息做铺垫。
“这是主公刚刚传来的军报,事关重大,老夫特召集你们前来商议。”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随后,黄盖将诸葛瑾在广陵的经历,从初到广陵的艰难交涉,到与张成功结盟的曲折过程,再到水军即将出征的振奋消息,一一详细地告知了三人。
孙策听完,眼中瞬间闪过一道炽热的光芒,他猛地站起身来,声若洪钟般大声说道:“果不出我所料!
子瑜广陵一行,竟能带来一万广陵水军为我援军,如此一来,我军实力大增,那纪灵又何足惧哉!”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伯符所言在理。
广陵之行,诸葛子瑜做得极为妥当。”
黄盖微微颔,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
“他还留意到徐州名士张昭、张纮二人,且有意将他们招揽至主公麾下。”
“张昭、张纮?”
孙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恍然大悟的光芒,“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