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霍蘩祁字识得不多,但这首诗她知晓,她的名字就是从这儿来的,小时候母亲白氏常将她抱在膝头念诗,念的最多的就是这首。
《七月》,为什么他知道?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霍蘩祁头疼,抓了会儿头发,然后躲入了书房,翻了许久才翻到《诗经》这篇。
她一丝不苟地对照,男人的字迹比书上复拓的还要漂亮,犹如行云流水,气势纵横,除了这一点,他写的与原诗分毫不差。
不,还是差的,这段差了最后一句。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霍蘩祁不解,“难道是写漏了?”
不应该,那个男人比她想象的要严谨得多。
“对,要找找,这段诗说的什么意思。”
霍蘩祁翻开后头的一页,果然便是《七月》的前人注解。
明媚的春天暖光融融,勤劳美丽的少女背着竹筐走在小路上,伸手采摘嫩绿的桑叶。
春来日子渐渐长了,人来人往的都来采蘩。
但少女心中很伤悲,怕公子强迫带她回家。
这首诗描绘的下层女子劳动的场景惟妙惟肖,霍蘩祁大致有了意会。
没写的这一句是,女子怕被公子看上强迫带离家乡。
霍蘩祁翻到这页注释。
那时候的“公子”
,是明明确确指的“国君之子”
。
霍蘩祁看到那四个字的时候,吓得扔了书,手背险些碰落了桌上昏黄的烛火。
犹如春雷一声,訇然在脑中炸裂一般。
她哆嗦了一下,咬咬嘴唇翻回诗页,“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她喃喃一念,方才便觉得有何处不妥,现在一看,果然如此。
当年太子册立之时,皇帝陛下曾同天地昭告,这是大齐未来的皇。
他的名讳,在平头百姓之间,既众所周知,却又无人敢念及。
霍蘩祁惊讶地看着这段诗,是她想多了么,是她解读过度了么?可是如果按照这种解读,完全说得通,他不写那一句,是因为诗中女子不愿意与公子同归,但他现在的目的是要她跟他走。
而且若说他是步微行,她是信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