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封爵位的时候,有“食实封”
这么几个字,那么这个人就能得到相应封户的租调税收。
然而一般情况下这是没有的,因此这些食邑只是虚的,并不能给这个人带来什么实惠。
爵位名称的来历比较多样。
例如王爵,大家一般比较关注单字王和二字王的差别。
这个差别在隋唐以后体现得比较凸出。
先说亲王,亲王一般是以州的地名或东周列国的国名来封授。
因为州或东周列国的名字一般就只有一个字,所以亲王的封号一般只有一个字,民间俗称一字王或单字王。
戏曲小说里所谓的“一字并肩王”
,估计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题主说的朱元璋的这几个儿子:燕王、赵王、楚昭王、齐恭王,实际上都是亲王,而且是地位不错的亲王,因为燕国、赵国、楚国和齐国都是战国七雄,是很好的封号。
有人说不对,单字王是亲王,而楚昭王、齐恭王是两个字呀,难道不是郡王么?不是,因为“昭”
和“恭”
在这里不是爵位封号的一部分,而是他们死后,后人给他们上的谥号,相当于齐桓公的“桓”
以及汉武帝的“武”
。
再比如说,唐朝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同时给了个还不错的谥号“隐”
,因此后人称李建成为息隐王。
后来李世民把“太子”
之位还给了李建成,因此李建成也叫做隐太子。
电视剧《贞观长歌》里魏征一出场就说隐太子怎样怎样,这是不科学的。
同理,李元吉被追封为海陵王,后来追升为巢王,谥号是个恶谥叫做“剌”
,因此后人就叫他巢剌王。
还有他们那个传说中会抡锤子(仅限传说中)的老三李玄霸,死后追封为卫王,谥号叫“怀”
,因此也叫卫怀王。
实际上这里的息隐王、卫怀王和巢剌王也都是亲王。
然后至于名称的选择,一般来说除了太子之外的其它嫡子,或者皇帝非常喜爱的庶子,会被封为大国的王,例如秦王、赵王、齐王、楚王、晋王、魏王、郑王等等。
皇帝的兄弟以及地位较高的嫔妃的儿子,会被封为中等国的王,例如越王、吴王、蜀王、代王、卫王、岐王、鲁王、宋王、梁王等等。
其他的庶子的封号就不那么好了,都是些小国的王,例如霍王、密王、滕王、荆王、凉王、鄂王、徐王、蔡王等等。
郡王是以郡县的地名来封授,而郡县的名称是两个字的居多,因此民间俗称它们为二字王,例如常山郡王、零陵郡王、琅琊郡王、中山郡王、北平郡王、河间郡王、江夏郡王等等。
他们也可以简称为例如常山王、零陵王、琅琊王、中山王、北平王、河间王、江夏王等等。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对于一些功劳非常高的宗室成员,或者一些归降过来的义军首领或少数民族领袖,中央王朝有时候会给一些非常好的郡王封号,来拉拢人心。
例如唐初的赵郡王李孝恭和燕郡王李艺(其实就是罗艺,赐姓李),他们的简称就是赵王和燕王,看起来和亲王一样,实际上他们是郡王。
国公这一级的封号来历就多了,至少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和上面一样,按照这个人的功劳和威望来选择封地,例如功劳很高的可以封为魏国公、赵国公、楚国公等等,功劳较高的可以封越国公、代国公、鲁国公等等。
();() 第二种可以是受封者的老家,比如你是山东人就封你作鲁国公,你是河东人就封你作晋国公,你是南方人就封你作越国公或楚国公,你是河北人就封你作赵国公,等等。
第三种是取美称,一般人没这个待遇,只有功劳极高的人才能得到这种封号,特别是集中在唐朝和清朝,例如唐朝的卫国公李靖(所以世称李卫公,有兵书《李卫公问对》)、英国公李勣(就是徐世勣,字懋功)、宿国公程咬金(后改为卢国公)、翼国公秦叔宝(后改为胡国公)、褒国公段志玄、勋国公殷开山等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