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出现,必将推进自身修行体系的革新。
而儒家这种事情,已经经历过整整两次了!
如果说最开始的儒家修行之法,仅仅是一副皮囊在慢慢往里填充,经过后两位圣人的补足和完善,则相当于在皮囊中增添了骨血。
不能说已经定型吧,却也再容不下继续大刀阔斧的改动。
就好像当初墨家的创始者,圣贤之一的墨子,曾也在儒家进修,后来觉自身理念与儒家并不契合,悍然离去,自创墨家。
墨子是圣人么?
当然是!
但他是儒家的圣人么?
他的修行法,他的创新,对儒家的学子有什么帮助么?
很遗憾,并没有。
墨家兼爱非攻、自苦以极,这跟儒家十五种美德不能说是八竿子打不着吧,至少也可以说是另一个全新的方向了。
实在融不到一块儿去。
儒家需要的是儒家的圣人,而不是百家的圣人。
能出圣人,当然很好,对愿意追随他的修行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机遇。
但自己学不到,没办法去学,又能怎么办呢?
修行这种事情,选定了方向,除非自废修为,否则一盘杂烩的话,极容易给自己玩死。
天道之疾可不是什么玩笑。
能选几个方向不放松都算厉害,还想玩大杂烩?
真当自己命多硬啊!
有那么容易,何必还要分什么百家之法?
不是他们想有门户之见,而是不得不有门户之见。
理念不通都是小事,被天道之疾影响到那是真要命的。
一个道心不坚,说没也就没了。
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是好东西,就要全装在自己的盘子里。
否则百家的圣人可是不少,想凑十位都是随随便便。
怎么就没见人既称自己是儒生,又说自己是墨者,一边还喊自己是道人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