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想起太子的话:此事也怪不得老二,是陛下询问了青嘉姑姑,令千金还是要尽早安排个归宿,你这几日便写个奏疏复朝,但是也别提掌掴王妃之事,我在陛下处替你美言一番,将此事揭过去吧。
明摆着,太子已经不想在沾染此事,让他林峰做个替罪羊,丢官也不至于,只是在陛下和雁王面前,再也不要想能讨到好了。
“老爷,门外有人递了个条子来,但是没说是谁就走了。”
林峰蹙眉,展开一看,一行小字:国师将至,开坛做法,驱邪祛魅,以修补陛下与雁王之命数。
林峰眼皮子跳了几下,迅将字条撕烂了,吩咐道:“备车。”
往白马寺去,一刻也不能耽误了!
……
国师要来的消息,像一颗炸雷轰在了众人头顶之上,尤其是还要开坛做法,为陛下与雁王祈福,这令有心人想起钦天监的那道奏疏,身涉其中的人不禁惶惶然起来。
林峰翌日上了朝,还没等论政,就先上了自己的罪己书,罪名林林总总,有一条写得再分明不过:不该因为害怕,就替英珠公主认了掌掴王妃一事。
这一下,彻底算是把英珠公主的遮羞扯了下来——公主目无长幼,掌掴王嫂。
而这条罪名同样也违背了太子的意思,因为他不受掌控,太子将不再全心全意地信任他,更何况他已然得罪了二皇子,在太子一派,他林峰的路走到头了。
只是,再怎么差,他丢掉的只是自己的晋升之途,总好过替人受过,枉送了林氏一族的命!
林峰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金殿之上,他言明自己女儿已在白马寺剃度出家,从此青灯古佛,为陛下及雁王殿下祈福终生,而自己管教不力,冲撞皇家,希望辞去户部尚书一职,此后在原籍教化乡民,为大周四海升平献上微薄之力。
恭帝收了奏疏,对林家女剃度白马寺一事不做评议,只平静地道:“你的女儿的确不懂事,但也不全是她的错,你这个父亲管教不严,那就好好为朝廷做事,将功补过。”
林峰退了回去,周身的血都凉透了,如此看来,陛下对雁王殿下命数之事深信不疑,在陛下心中,雁王才不是什么可拿捏的软柿子,而是大周的气运,他虽然不是太子,但被陛下更为看重!
恭帝的态度再明显不过了,前朝的言论很快就传到了后宫。
丽妃掐着自己的掌心,抿着嘴唇,算盘落空,令她的心里空荡荡的,凭借着多年宫斗积累的敏锐触感,丽妃知道这一次英珠恐怕没办法全身而退。
丽妃心里转着几百个心眼子,几百个念头转瞬即逝,她似乎为自己的女儿谋划了一切,但当宫人来禀事的时候,才觉自己的脑袋空空如也,她居然什么都没思考,枯坐了一个时辰。
“娘娘,内侍省派人来稽查宫人的生辰八字了,每个宫都查。”
“要干什么?”
“国师他老人家来东陵了,要开坛做法,说有人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