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要讲的故事很简单,一句话就能概括。
抗战时期,汪伪政权的一名高官被暗杀,鬼子要彻底搜查抗日地下组织,从此就引了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故事。
《风声》改编自作家麦加的同名作品,有原著在,故事的设定,以及人物设定,主要矛盾情节,基本上都已经完整了。
再改编成剧本,相对而言,就没那么复杂。
不过拍电影和写小说还是有一些不一样,小说里的故事,肯定是按照时间线来展,可能有顺序着写的,可能有倒叙,甚至可能还有插叙。
但是不管怎么个叙述法,都有一个不变的逻辑链条在,那就是时间排序。
而拍电影的成本,明显要高过写作,所以按照写作的方法来搞,成本肯定就飞了,而且效率也提升不起来。
剧组开支,比较大的成本,就是布景。
所谓布景一词,最早来自于戏剧,讲究的就是個舞台装饰。
表演需要营造一个特定的环境样貌,用来衬托主要角色和内容。
当然,这是戏剧舞台剧的要求标准。
放到电影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
就电影《风声》而言,场景并没有特别复杂,也没有特别多。
但是每个场景的布置,也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比如,需要在大连这边拍摄的外景,在电影里出现,可能也不过就短短的十几分钟,甚至还有可能更短。
即便如此,该有的硬件设施,也一点都不能马虎。
电影里的裘庄,在小说里的设定,是一座位于西子湖畔的豪宅,宅子的原主人裘老爷富甲一方,直到被日伪机构占据时,裘庄仍然保留着富丽堂皇的原貌。
就光这个设定,就挺难搞。
而且电影也只是根据原著,选取其中一个部分的内容,进行影视化再创作,也不一定就非得按照原著来拍。
实际上,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都或多或少在原著上,做出一定程度的修改。
按照余华老师的说法,只有笨蛋才会忠于原著。
如果电影完全忠于原著的话,那导演岂不就是“摆设”
,一个导演连自己的想法都没有,又何谈创作。
就这样,裘庄就从西湖边上,搬到了山顶。
而且还在隔着悬崖的两个山顶上,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中间只有一座石桥连接。
一开始的时候,高群叔也不是没想过,能不能找到这么个地方,直接实景拍摄就好了。
可是堪景导演跑了国内小半个山头,根本就没找到合适的地方。
没办法,干脆就找个悬崖,自己搭一个好了。
不过高群叔没有“吟诗小达人”
的魄力,拍个电影,就得建座城池,只能搭出一个大概的模型。
用完之后,可能就要拆掉。
所以拍电影这事儿,基本不可能完全按照时间线来拍,得就着场景,尽量把在一个场景内需要拍摄的部分,集中起来,一次性全都拍了,然后再换下一个场景。
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节省成本。
大连这边,基本上都是室外戏,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
第一就是一开始,五个人被押解进裘庄的时候,需要拍出全景的镜头,以及穿过悬崖之间桥梁的镜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