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虽曾位列执政,但晚年也没少和他哥一样被贬来贬去,宋朝是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官犯罪很少被处死,常见折腾人的方式是贬谪。
官至宰相的基本都会经历一下贬谪,奸臣蔡京还创了四起四落最高记录呢!”
苏轼与苏辙兄弟俩面面相觑,此情此景,他们是不是应该抱头痛哭啊!
这个想法一闪而过,两人都摇了摇头,还是不要啦!
“相较于苏辙捞哥哥,其实我们苏大学士被太后们捞的更多。
才华出众的苏东坡很得太后们喜欢,没少因此得到宽赦。”
“元丰二年,苏轼任湖州知州,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
大家都知道苏轼文采出众,散文、诗词都非常好,还感情充沛,于是这封用词不够谨慎的奏表就被新党抓了小辫子。
即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新党欲置其于死地,可以说几次差点被砍头,此时人情冷暖就表现出来了。
苏辙自然想捞哥哥,但捞不起来。
而朋友有想捞他的,也有在就此远离他的,意外的是已经致仕退休,曾是新党领袖还贬谪过他的王安石竟上书劝说皇帝,救他命来了。”
苏轼和苏辙有些意外,在回来守孝之前,新帝已露出变法的意图,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开始占据上风。
苏家兄弟俩都属于守旧派,能预料到未来可能会和革新派的王安石起什么冲突。
听到王安石贬谪他,苏轼并不意外,意外的是王安石也来捞他。
苏轼属于守旧派,却不是司马迁那种迂腐坚定的守旧派。
他反对变法,是担心变法会伤及百姓。
相对于新党说什么都反对的守旧派,苏轼的更理性,反对是出于具体事实中存在问题的考量,而非维护阶级利益。
这些日子听着天幕,苏轼有些观念已经有了变化。
他意识到大宋确实需要一场变法,然如何变法是关键。
毕竟听天幕之意,王安石最后失败了。
可现在变法才刚开始,若是提前知道了变法的弊端,是不是能补足王安石变法的不足呢?
与其如天幕所言,双方今天东风吹到西风,明天西风吹倒东风,最后倒霉的都是百姓,为何不能各退一步,想个折中的法子?比如像天幕所言,先试点,一条条慢慢做,这样有问题也能及时改正会不会更好?
苏轼将自己的想法与弟弟说了一遍,苏辙听了却有些茫然。
相较于政治上还有些天真的哥哥,苏辙是个更合格的政治家,在变法之事上也更保守。
苏轼能这么快被天幕影响是因为他与天幕一样会基于百姓的利益去思考,相较而言,苏辙身上守旧派印记更深。
兄弟俩少时一起读书,观念契合,感情甚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自从江影帝搬了家,离奇的事情就发生了。他总是会莫名其妙的在别的地方醒过来。第一次是在隔壁小区的垃圾箱旁边,身着花裤衩的江然一脸茫然的看着对他拍照的路人,以为自己是在做梦。直到早起的买菜大妈捏了捏他...
许星辰和邵怀明结婚的时候,所有人都说她瞎了眼,好好的名牌大学毕业生,找个建筑工,除了那张脸,一穷二白。后来,邵怀明摇身一变,成了商界大佬,所有人都说许星辰眼光好,嫁得好。许星辰可我想离婚。邵大佬...
路人甲听说了吗大清亡了路人乙你是哪个原始部落穿越过来的路人甲嗯,听说了吗外星人要跟咱们在一个服务器玩游戏了路人乙这特么全地球的人都知道了。路人甲嗯,听说了吗人...
纪荷是江家保姆的女儿,溜须拍马的本事一流给江家大少爷背包写作业,大少爷飙车的时候她望风,大少爷进警局她敢装家长捞人离开江家去留学的那天,纪荷直起了自己的背挥挥手把江大少爷和其他的一切都丢下了...
月烑上一世什么都靠自己,吃苦耐劳殚精竭虑,终于一步登仙。可惜大限已到,陨落了重生之后,她立刻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关键问题在于太勤快了所以这一世,她励志好吃懒做。...
剧情版文案在短短一年里就因各种天灾人祸失去了八任领主的莱纳城,已于贵族中有了受诅咒之地的可怖名声。而这座臭名昭著的受诅咒之城,终于在春天结束之前迎来了一位拥有阳光般灿烂的金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