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1
沈遇几乎想也不想便答道“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2
冯县令又问“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注3
沈遇“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4
他话音落下,冯县令神情不变,何主簿与周铭却已经忍不住惊讶地向他。
他们二人是在后来才听说到沈三郎不怎么好听的名声的,虽然心知传言定然尤其夸大之处,但空穴来风,事出有因,既然能有这样的传言,其中估计也不都是假的。
因而在到方才沈遇对冯县令的提问对答如流时,才会这般诧异。
然而让他们吃惊的还在后面。
冯县令稍微停顿片刻,再次发问“在上位,不陵下。
在下位,不援上。
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何解”
注5
这个问题相较于先前两个,难度稍微大了点儿,考的不仅仅是是否会背,而是校考他对其意是否了解。
但沈遇也并没有思索太久,“处于上位,不欺凌下属;处于下位,不巴结奉承上官。
只端正自己而不苛求他人,如此便不会生出怨怼之心。
不抱怨上天,亦不责怪他人。”
注6
待他说罢,冯县令的眼中终于露出几分笑意,“答得不错。”
不等沈遇开口,他便惋惜地叹了口气,“你既有如此学识,为何不继续读下去这世上不乏皓首穷经之人,你可是家贫,无以为继”
听到这话,沈遇可疑地沉默了一下。
原主没有继续读,自然是因为学不进去,也无心向学,到了到就头疼的程度。
他忽然沉默下来,冯县令便当自己猜对了,“上次不是有五十两赏银吗,照理说,若是没有大笔开支,应当够寻常人家三四年的用度了,你既然有如此基础,就更不应该浪费,不如这样,你从里面拿出一部分做束脩,找个好先生,继续读下去才是正道”
想到那五十两银子,沈遇再次无言。
但也对时刻不忘劝学的冯县令生出了几分好感。
但,好感归好感,再让他走上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科举之路,他就没有多少意愿了。
穿越之前,他便时刻处于卷且被卷的生活中,从小到大上学,读,考研,考公,好不容易上岸了,还没过一段平静的生活,又穿了,在身边有将来定然会成功走上人生巅峰的原男主的情况下,他很难再提起斗志,满心只想躺平。
他对眼下的生活很满意,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把两个孩子顺顺利利养大就可以了。
然而冯县令半点儿不知他的想法,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县令,自然希望自己治下多出人才,若是能多几个考上功名的人,教化有方,也是他的政绩。
正好此时,茶楼的小伙计把茶水与茶点也端了上来。
沈遇刚要开口,就见冯县令端起茶啜了一口,自然而然地道“你继续读,待到来年二月县试,也好下场一试。”
说罢,又了他一眼,意有所指地道“身上还是有个功名的好。”
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