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这封信时,请尽快寄来下一期稿件。”
看到这里,聂子航的内心无疑是雀跃的。
虽然《潜伏》有着先知与文抄的因素,但剧情删改变动与文字输出是他一力完成的。
譬如原剧中与左蓝接头时的急不可耐,他已在存稿中做出了相应改动,而文字的呈现则更为重要,不同文风、笔触,输出展现的画面,完全能够给人以大相径庭的感受。
至少,《上沪文艺》对他的文字功底是认可的。
如果说信件内容给了聂子航信心,那么篇幅最末的落款,则令他内心震动。
“《上沪文艺》主编巴金
1977年11月”
没记错的话,此时的巴金已经年逾七旬,古稀之年的老人依然奋斗在文坛前线,聂子航亦能从这封亲笔信中感受到前辈对于后辈的关怀之情。
他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这种情形已经很少在聂子航身上出现了,尤其是进入高翻院之后,实时同声传译要求工作者必须时刻冷静,不能有情绪上的起伏。
专注、仔细、克制、冷静,几乎成为聂子航后世三十岁时的标签。
看来穿越也并非都是鸡毛蒜皮的坏事,至少他从心态上变得年轻了。
不过,鼓鼓的黄褐色信封内显然不止有巴金的亲笔回信,聂子航取出封页内的夹层。
是汇款单!
总共壹佰贰拾元的回款金额,对他来说简直是丰厚无比的第一桶金!
要知道,属于“小三线”
计划享受组织额外补贴的苏钢厂,当中一级工人的每月工资也才30块钱。
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一种即将暴富的快感在心底横冲直撞,他上辈子拿到燕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也没这么开心过。
果然,谁都无法拒绝金钱的诱惑……
兴奋之余,聂子航计算了一下《上沪文艺》的稿酬,120元除以字数……千字15元[1]。
如果他将《潜伏》续写到百万字,不算出版版权,单论稿酬,就有15000块!
();() 80年代的万元户是个什么概念……
聂子航忽然充满了动力,埋头奋笔疾书起来。
……
翌日,聂子航趁午休时间来到邮局寄稿,顺便凭借身份证明取款。
12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