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254莫要委屈了自己(第3页)

但兵部尚书这是个实职,跟郑西元交托的事务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若是一不小心接了这位置,良淄他还能住得下去?

这圣旨不能接!

赵正隐隐察觉这里边有猫腻,赵金玉道“圣人是觉着元良既然已入尚书省,若无一个职事压着,便也无同平章事之名。

元良的安西都护乃是外臣,而且这朝中还没有一个临时监造使能领宰辅之职的先例。

若不卸了你的安西都护之名,比任兵部之实,圣人也没名义让元良位列宰执。

这上面,圣人还是花了心思的。

兵部你最熟稔,而且想来上手也应该更快些。”

“不行不行!”

赵正使劲摇头,险些就被他绕进去了。

督个粮而已,有必要升这么大的官?平什么章什么事的,唬谁呢?老子哪有这个精神去平章事。

说得好听,就不过只是领了兵部诸事倒也无妨,管些后勤乱七八糟的杂务也没什么。

可站在圣人面前,这平章事还分军事片区民政片区不成?郑西元这老家伙打得一手好算盘,拉着他去尚书省对付渠国公,然后让他扛着平章事的名头去处置一些焦头烂额的腌事。

这明摆着是在找枪手!

不,他这是在架炮啊!

他一张圣旨是给了赵正两个席位,看似大方热情,实则用心极其险恶。

眼下河陇打仗,其中军器、军资、将领调度,功过评述是不是归他赵元良?太平仓军粮调度,这明摆着也一定是要压在他身上的。

这一合计,是不是整个河陇战事的全部后勤工作,全部都交给了他赵元良!

?这看上去不过区区两行百余字,但这涉及到的事务,罄竹难书。

就拿一个简单的军械来说,光涉及到河陇几个州的军械监造事务,拨款、采买、库存清点、增补消耗、运输、前线统计反馈等等等等。

这还不包括战伤战死抚恤、军功复核、战马粮秣等更加繁琐复杂的事情。

若是再领了太平仓军粮调度……

这还只是河陇一个方向。

不是赵正怕麻烦,也不是他不愿竭尽全力为河陇创造最好的作战条件。

而是将他突然摆上这个位置,让他不得不有所警惕。

左恩庆被南诏俘虏后,被罢免了兵部尚书,此事过去多久了?

赵正入长安又多久了?

赵正在安西不比左恩庆在南诏打仗打得好?两厢比较之下,一个刚好被罢了官,一个刚好入京等着授职。

那时为何不让他居兵部尚书,而是给了个劳什子“检校兵部尚书”

,说难听的,这和和稀泥有什么区别?

关键还被撤了。

赵正当时从凉州到长安来,多少人跟他说,要么是留在朝中执掌兵部,要么就回河陇接凉王宝座。

彼时赵正觉得接凉王的位置不太靠谱,都准备全家迁移长安,安顿长安了。

可那时恰恰又传凉王要遭,要牺牲他赵正,结果他赵正既没回凉州接任节度使,又没正式接任兵部,如同夹心一般直到现在。

那时的赵正还都能理解,毕竟是为了大局着想。

可此时赵正却又不得不怀疑,这大局到底是自己看走眼了,还是他郑西元有问题。

其一,他在兵部匆忙上马,无论在职能上还是在根本上,对于河陇国战之时却打破兵部原本的政治生态,这其中的隐患就不用多提了。

人兵部各司其职,干得挺好,你这凭空空降一个兵部尚书过来,还是个青瓜蛋子,兵部的人要怎么想?

其二,让他入相阁平章事,却与尚书省检校左仆射,这摆明是给尚书右仆射眼睛里上眼药,人为扩大他与渠国公的个人恩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