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的温馨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志军给奶奶留下了钱,千叮咛万嘱咐一个人在家不要太累了,叮嘱志刚每个周末必须回家陪奶奶,又一一和邻居们打了招呼帮忙照看一下奶奶。
其实村里也是和奶奶一样的留守老人,少量的留守妇女和少得可怜各种没法出门不得不留在家的中年男人,以及6大量的留守儿童。
不用他打招呼,邻居们都是彼此照应彼此关心彼此帮助。
是那句“远亲不如近邻”
的真实体现。
志军回到了矿上,依然每天上班,下井,辛苦劳作一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像蜕皮一样的卸下装备脱去又脏又黑浸透着汗水的工作服,最舒服最惬意的时候依然是泡在澡堂里的时候。
闭上眼睛,感受着热水包裹身体的感觉,疲惫也在热水里消融。
最难受是冬天的早班,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实在不愿意把脚伸进那冰凉透骨的雨鞋里。
因为工作环境潮湿泥泞,一双脚每天闷在在雨鞋里几乎是被汗水泡着,那种脚臭味怎么冲洗都冲不掉洗不掉。
这是最令志军感到不可忍受的地方。
他爱干净,别人两双雨鞋换着穿,他准备了三双,酒精杀菌消毒,放橘皮除臭,撒头痛粉。
。
。
用各种方法都消不了那种臭。
志军觉得那应该是所有煤矿工人最无奈的事情了吧?
几个月以来,每天上班时暗自祈祷,下班升到地面走出矿井时他都要长舒一口气,抬头看看天空,不禁泪光浮动,平安的一天就又过去了。
志军有些迷茫,以后的生命就这样过下去吗?看看身边的工友,看看父亲,虽然父亲不在第一线干活了,但还是要下井。
志军无法想象他们长年累月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他不敢想子君,这样的自己连自己都不喜欢,子君会喜欢吗?还有臭脚!
志军苦笑。
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对子君和月季的来信就变得非常渴望。
那是他了解外面世界唯一的信息来源和渠道。
子君的信依然没有断过,她由开始兴奋的讲初到外面的所见所闻,什么都新奇,慢慢的是工作上的事情和烦恼,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
当然最多的是对志军的思念。
子君开始在厂里做操作工,无意当中被一个女领导现她的字写得很漂亮,调去写字楼做了个小文员,工作轻松环境又好。
志军由衷的为她高兴。
月季的信保持着一个月一封的频率,志军得以知道晓晓的情况。
月季和晓晓一个部门,晓晓因为有几年的工龄工作又好被提升为小组长,管理着一条二十几人的流水线。
她照顾着车间年龄最小的月季坐在流水线第一个放产品的工位,那可是流水线上最轻松的活儿,不累也没有产品积压的烦恼。
只要哪道工序积压了晓晓就要挨生产主管的训。
晓晓这个组长当的憋屈,她脾气好,不会骂人,手下的几个已婚妇女不怕她,有时候故意整她稍微放慢一点度产品就积压了。
有一次又堆了一堆,晓晓在挨骂后一边抹泪一边手脚麻利的亲自上阵帮忙。
旁边是开部,那个西北来的年轻工程师路过时66现晓晓线上的情况,又急忙去拿了自己的烙铁来帮忙。
他已经不言不语默默的帮了好多次了。
大家都猜测他是喜欢晓晓。
月季告诉哥哥晓晓每次只是说谢谢后就不理他了。
她问哥哥喜不喜欢晓晓?志军没法回答,对这个问题置之不理。
日子就那样按部就班的过着,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子君的信在心口,他的心里才波澜起伏,思念的话只能对着窗外的月亮说。
很多时候累得倒头就睡,连梦都没有就又被闹铃惊醒了。
志军在父亲的家里尽量不掺和他的家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