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多时,韩非率先回应,压住速度慢慢吐字道:“是项、项氏?楚国与秦有恨,离关中路、路远,项、项氏又擅兵。”
他其实还有话要讲,既然项氏藏匿于吴,又为太守座上客,楚国天高路远鞭长莫及,楚国人心不服的话,项氏拥楚王留在故地的公子王孙起兵,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就是这张嘴不争气,说得太多他怕大王着急,只能简而言之了。
李斯也接着道:“莫非是齐?齐国昔年仅余两城而复国,齐王虽懦,却不可轻视齐人。
况且齐国风俗与中原多有不同,齐人不服秦治,拥立田氏而反,亦不为奇。”
他也考虑过赵,赵国民风摽悍勇烈,极有可能反秦。
不过赵国毕竟离得近些,容易控制。
要说反,还是齐楚这样远离关中的大国更有可能。
而且楚国从建国到现在,楚王都没能完全掌握国内的封君势力,秦国虽然灭了楚,但想控制这些有钱有地有名望的旧日封君恐怕也难;齐国则是自古重商,风气浪荡,受不了秦律约束,极有可能造反。
嬴政注目于地球仪上目前仍然属于楚国的位置,又移向同样属于楚国的另一个位置,摇了摇头。
他们都说错了,当世恐怕没有一位贤者能够猜到那个结果。
“是一名戍卒,本要往渔阳戍边,因着下雨误期,率九百戍卒而反,天下震动。
虽未得进关中而亡,然群雄投奔,又受其令赴六国故地,于是山东六国,皆反。”
李斯与韩非同时怔住了,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也完全违背了他们人生至此的世界观。
非王孙,非权臣,非将军。
乃一戍卒。
仅一戍卒耳。
他何敢反?
他何能反?
他何以反!
大王所言,究竟是真的仙人演法,还是大王危言耸听?纵是仙人演法,又真的可信么?
谁能想得到呢,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迎来了第一场动摇根基掀翻帝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与嬴政当初一样,李斯、韩非遍阅古籍,也不是没见识的人,但是——
什么事我们没见识过?
这事我们真没见识过.jpg。
嬴政早已为此震惊愤怒过,如今古井无波,只是看着这两人,叹道:“秦国强盛,少不得军功爵制。
但是李卿、韩卿可曾想过,他年秦一统天下,寡人要用什么来赏赐?”
这……要说两人也是当世人杰了。
但是韩非重心在理论,《韩非子》一书更多是论及君王治国的法术势,论及刑与赏的重要性。
至于何罪用何刑,何功用何赏,这种细节又怎么会在书里一一去写。
他又不是写秦律。
李斯倒是更注重这方面的事情,也有过全盘考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