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6章(第3页)

之一是我母亲立在镜子跟前,在绿短袄上别上翡翠胸针,我在旁边仰脸看着,羡慕万分,自

己简直等不及长大。

我说过:“八岁我要梳爱司头,十岁我要穿高跟鞋,十六岁我可以吃粽

子汤团,吃一切难于消化的东西。”

越是性急,越觉得日子太长。

童年的一天一天,温暖而

迟慢,正像老棉鞋里面,粉红绒里子上晒着的阳光。

有时候又嫌日子过得太快了,突然长高了一大截子,新做的外国衣服,葱绿织锦的,一

次也没有上身,已经不能穿了。

以后一想到那件衣服便伤心,认为是终生的遗憾。

有一个时期在继母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黯红的薄棉袍,

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

—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

一大半是因为自惭形秽,中学生活是不愉快的,也很少交朋友。

中学毕业后跟着母亲过。

我母亲提出了很公允的办法:如果要早早嫁人的话,那就不必

读书了,用学费来装扮自己;要继续读书,就没有余钱兼顾到衣装上。

我到香港去读大学,

后来得了两个奖学金,为我母亲省下了一点钱,觉得我可以放肆一下了,就随心所欲做了些

衣服,至今也还沉溺其中。

色泽的调和,中国人新从西洋学到了“对照”

与“和谐”

两条规矩——用粗浅的看法,

对照便是红与绿,和谐便是绿与绿。

殊不知两种不同的绿,其冲突倾轧是非常显著的;两种

绿越是只推扳一点点,看了越使人不安。

红绿对照,有一种可喜的刺激性。

可是太直率的对

照。

大红大绿,就像圣诞树似的,缺少回味。

中国人从前也注重明朗的对照。

有两句儿歌:

“红配绿,看不足;红配紫,一泡屎。”

《金瓶梅》里,家人媳妇宁蕙莲穿着大红袄,借了

条紫裙子穿着;西门庆看着不顺眼,开箱子找了一匹蓝绸与她做裙子。

现代的中国人往往说从前的人不懂得配颜色。

古人的对照不是绝对的,而是参差的对

照,譬如说:宝蓝配苹果绿,松花色配大红,葱绿配桃红。

我们已经忘记了从前所知道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