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胡适代填"
多□□红楼"
三字,留两个空格)。
清代藏家刘铨福跋:"
……惜止存八卷"
.此本每页骑缝上标写的
卷数与回数相同,但是刘氏当时收藏的"
八卷"
自然不止八回,而是
八册,共三十二回,是否连贯不得而知。
本文的原意,是纯就形式上与文字上的歧异──总批的各种格式、
回末有无"
下回分解"
之类的套语或诗联、俗字不同的写法、其他异
文──来计算甲戌本的年份,但是这些资料牵连庚本到纠结不可分的
地步,因为庚本不但是唯一的另一个最可靠的脂本,又不像甲戌本是
个残本,材料丰富得多。
而且庚本的一个特点是尊重形式,就连前十
一回,所谓白文本,批语全删,楔子也删掉几百字,几乎使人看不懂,
头四回也还保存一无所有的现代化收梢。
此外许多地方反映底本的原
貌,如回末缺诗联,仍旧保留"
正是"
二字,又如第二十二回缺总批,
仍旧有一张空白回前附叶,按照此本的典型总批页格式,右首标写书
名。
尊重形式过于内容的现象,当是因为抄手一味依样画葫芦,所以
绝对忠于原文,而书主不注意细节,唯一关心的是省抄写费,对于批
语的兴趣不大,楔子里僧道与石头的谈话也嫌太长,因此删节。
五○年间,俞平伯肯定甲戌本最初的底本确是乾隆甲戌年(一七
五四年)的本子──以下概称一七五四本,免与"
甲戌本"
混淆──
不过因为涉嫌支持胡适的意见,说得非常含糊(注一)。
他认为甲戌
本即一七五四本的理由是:茍甲戌本特有的"
凡例"
说:"
红楼梦乃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