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敦煌艺术,此次展出包括了壁画、雕塑、经卷乃至于窟龛。
文岛市博物馆一层的全部展区,经过数月的准备,精心仿制了十二个极具典型性的精品洞窟,对参观者开放。
而此次大展在文岛市的受欢迎程度,也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博物馆原有的开馆时间是每日早上九点,因为人流量的暴增,不得不提前到了八点半,而闭馆时间,也顺延了半小时。
即便是这样,每天早上便有人提早两个多小时来排队等候入场。
到了高峰期,队伍能在广场上绕上好几圈。
至于团体预约,也是源源不断。
敦煌这个词,就像是奥运会,或者世博会,在这个城市,随处可闻。
而工作人员们,除了满负荷的运作外,也由衷的觉得欣慰。
每日惯常的整点检查,唐思晨踏进展室,仪器还在测试着文物的各种指数,包括参观者带来的二氧化碳、潮湿度对壁画的损害等等。
很不合时宜的,有参观者正不满的抱怨:“为什么仿制的洞窟都只能打手电筒观看?而且还不能拍照?”
年轻的志愿者讲解员一急,说话就磕磕绊绊起来,思晨在旁边瞥了数眼,不得不上前,对着气势汹汹的参观者解释。
“实际上,这一系列的仿制窟龛中的壁画、雕塑均是名家所制。
经过敦煌研究院数十年的精心仿制,本身便是了不起的文物。”
她顿了顿,“众所周知的,敦煌壁画的色彩线条因为种种不可抗的原因在退化、消失,即便有现在的科技保护,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将这种退化延后数十年。
如果有一日,这个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真正的消失了,那么我们能看到的,便只有这些后人复制的壁画以及相关影音资料了。
所以为什么不能拍照,您能理解了吗?”
永远都会有只将自己摆在第一位的人存在。
这不是件叫人觉得愉快的事。
看着那人怏怏的走开,思晨对那位志愿者悄悄摆了个手势,穿过人群,走向塑像展区。
而雕塑展区里的,却是一片童真,终于让唐思晨的心情,微妙的好转了。
塑像以栏杆围起,而周围坐了一地的小朋友,大概都是五六岁左右,手里捧着纸笔,正在做写生作业。
横亘一地的,还有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小书包、蜡笔,一个个都低着头,涂涂画画,很是认真。
带队的老师穿梭其中,时不时低头指导小朋友们画画。
思晨忍不住笑了笑,悄悄走了进去。
或许真的只是巧合。
只比她晚到数分钟,在这个展区的另一个侧门,被人群簇拥而来的徐泊原忽然驻下了脚步,饶有兴趣的望向极为明净的雕塑展区,微微挑起了眉梢。
初唐时的塑像默然立着,佛祖左手平伸向上,作与愿印,眸梢轻轻飞扬,袈裟垂低,神态安宁。
从落地窗外落到室内的阳光柔和的陈铺在深红色的地毯上,悄声慢语间激起尘埃飞旋,轻灵静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