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行事仔细,带路时不时提点着小心台阶,小心烂泥,踏上一条两边支着些小摊,夯得实实的土路时,他的步子大了,那些摊位有卖五色米饭的,有卖红糖糍粑的,摊主见了小方哥,都热络地招呼,不是往他手里塞瓜子就是包了糍粑让他带走吃。
小方哥分了一包糍粑给于戎和林望月,林望月用手拿着吃,于戎捧着那竹叶,小心地咬了一口,路上还有卖水果和手工艺品的,什么芒果,龙眼,竹篾,竹篓,绣花鞋,千层鞋底,银簪子,银手链,小方哥见到什么都要介绍一番,都能说出个名堂来,什么碱性土壤最养芒果啦,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价钱公道,做工精良,错过等于错失,路过就是有缘,于戎和林望月你看看我,我瞅瞅你,没人掏钱。
那土路快走到头时,遇上个卖刺绣手帕的摊子,林望月挪不动道了,盯着那摊主看。
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一头看摊子一头还在绣手帕,她用金色的线在黑色的手帕上绣三角梅。
小方哥在旁滔滔不绝:“林摄像,您有眼光啊,一路过来,就看中阿椿婆的东西了,实话和你说,她可是坝美村上手工最好的啦,你看看,这个手帕,一针一线她亲自缝出来,外头绝对买不到样子重复的,你看,有凤凰的,有桃花的,你要什么样的,你和她说,明天就能给你送过去,买回去送女朋友,送妈妈,特别有纪念意义。”
林望月看他:“能问问她的绣线,绣花针卖吗?”
“不买手帕?”
“不买。”
小方哥愣了会儿,抓耳挠腮,操起方言,试探着和那老奶奶说了两句,那老奶奶听着听着,狐疑地皱起了眉头,拍着自己放绣线和绣花针的木盒子,又指指摊上那堆垒成小山的手帕,一脸的莫名其妙。
林望月摸摸下巴,掏了一叠钞票,全放在那些手帕上。
这桩卖买就这么成了。
于戎在边上大致数了数,那叠钞票得有一千好几百。
三人又走成小方哥打头,他和林望月并排跟着的队形时,于戎小声说:“拉动消费内需还是需要你们这样傻有钱的艺术家。”
林望月一本正经地回:“我没钱,但我真不傻,我能用一千五百块创造一千五百万的价值,你信不信?”
于戎点点头:“嗯,可以开淘宝店卖手帕。”
林望月翻了个白眼,于戎说:“做微商好像现在还不用缴税。”
林望月笑出了声音:“鼠目寸光!
小农思想!
我打算开课卖教程,教人怎么缝手帕!
入会只要998,一个月只要发展一个线下就能提成998!”
于戎笑了,两人都笑着,小方哥回头一看他们,说:“今天这里人算少的咯,不少人都去了布罗家帮忙,到了晚上,大家都会去那里。”
他往东面一指,想是布罗家在那个方向,于戎眺望着,不笑了,静了下来听了听,隐隐约约地,好像能听到一声声笛音自那里传来,也像呜咽的哭声。
小方哥道:“先去我家把东西放一放,再去布罗家,不远。”
他的农家乐也在村东,村里也确实见不到什么人走动,多数人家大门紧闭,唯有一间杂货店和几家农家乐还敞开着大门。
小方哥的农家乐排场大,做了两个半人高的灯箱,门神似的一左一右摆在门口,左面的上面印着:小方农家乐,右面的印的是:乐在小方家。
进门是进院子,散养着一些母鸡,一只大黄狗趴在一棵榆树下打瞌睡,人靠近了也不动弹,眼睛都不睁开一下。
楼房起了两层,青瓦片,白墙壁,红廊柱,屋檐下挂着红灯笼,还挂着玉米棒子,红辣椒,咸鱼和腊肉。
院里有一长一少两个女人在忙碌,两人都穿着滚白边的蓝布衣服,胸口绣花,头发盘得高高的,长的那个在笸箩里切红辣椒,少的那个背上背着个面白肤嫩的婴孩儿,蹲在地上,往一席铺开的塑料布上晒一种白色的菌菇,像白的茶树菇。
小方哥说:“这些都是山上的特产,这种蘑菇,特别香,”
他一指院子一角整齐排放着的许多腌菜瓦罐,道,“酸笋,酸菜,酸番茄都是自家腌的,“晚上做酸笋炖鱼,酸菜炒肉,水鸭鲜菌汤,凉拌蕨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