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工作要比糊纸盒稍稍要更有技术含量一些,也更为繁琐一些,但根据乔茗茗了解,纳鞋底的价格还更低廉。
“你别觉得价格低,我们乡下人还抢不到鞋厂的指标呢。”
周苹果听乔茗茗感慨便这般说,“鞋厂每年就生产那些鞋,往往我们没听到消息就被人分完了,纳鞋底可比编竹编合算许多。”
行吧,乔茗茗懂了。
说话间,他们到达县委大院门口。
这地方周队长也算常来,至少每年要来一次。
他与那位主任的儿子也有几面之情,虽然不太熟,但也能叫出对方的名字。
于是周队长掏出一根烟递给看门大爷,笑呵呵问:“老许,刘新干部在没在里头。”
老许接过烟,瞧了瞧他后头跟着的一大串人,点点头道:“小刘在呢,刚刚去帮姜书记拿了个资料回来。”
“那可巧了,我正有事儿找他。”
周队长惊讶道,说着就想进去,想想又道,“你能不能帮我喊他出来一下,我这么些人贸然跟进去也不好啊对不对。”
老许心说这当然啊,他道:“你等等,我去帮你喊小刘。”
等他走后,乔茗茗便疑惑问了:“他是大学生呢,分配到县里怎么……”
怎么瞅着好像职位还挺一般。
这年代的大学生稀有,是真的稀有,你普通的单位里要有一个得把人家供起来。
乔茗茗当初的供销社主任就是大学生,后来没两年果然升了,接他班的就是部队复员的军人。
她在供销社没待几年,所幸遇到的两任领导都算不错,现在想想还挺感慨的。
周队长笑了笑,小声道::“你不懂,人家跟的领导好啊,没意外的话很快就能去市里。”
乔茗茗恍然大悟,原来人家走这条路。
大约三分钟,刘新匆匆走了出来。
“周队长,好久不见。”
他含笑伸出手,然后看了看乔茗茗几人,“这几位是?”
“哎,村里的年轻人,带他们出来历练历练的。”
周队长因为有乔茗茗在,所以直接一笔带过,“为的还是我们村山柚油的事儿。”
刘新引着几人进来,关切问:“怎么,是遇上什么困难了吗?”
乔茗茗眨眨眼,周队长拉着刘新到旁边,低声道:“困难倒是没多大困难,我们就是想请领导们给介绍介绍,山柚油总不能只在咱们县里销售。”
刘新懂了,这是想让县里牵桥搭线,开拓市里的市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