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高方清一脚踢翻书案,颓然地坐在地上。
到底高家还是难逃一劫。
高方清耳中不断回响着林尚书临走之前所说的话,所有的不甘和愤怒统统都变成了恨意。
他看着地面上被砸得细碎的瓷片,眼底的寒意愈盛。
沈时砚,你不仁,休怪我不义。
既然你要拿走我拼尽全力所守护的东西,我也要不惜一切让你付出同等的代价。
高方清猛地站起身,大步离开书房。
反正现在高家的结局已定,他再也没什么事情可顾虑了。
如此,便鱼死网破好了。
......
不出三日,蓬莱的事情便传开了。
尤其是当百姓得知了蓬莱书院下建有一座石殿祭台,里面还藏着成千上百的骨瓷,他们对此等令人发指的行径,顿感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百姓都在猜测其幕后主使究竟是谁。
有人说高家,因为蓬莱书院的修建乃是高家人主要操办;有人说沈时砚,因为有小道传言称那石殿内摆着沈家人的牌位;也有人说玉清宫,因为赵熙去蓬莱后,立马派人追杀岛上的道士。
朱雀大街的一个馄饨摊处,有三个汉子聚在一起激烈地讨论此事,他们各执一词,说得有理有据,谁也不肯承认自己的猜测是错的。
然而正当三人唾沫横飞的时候,十几匹骏马从街道飞速驶过,扬尘数里。
有人眼尖,立马认出了骑在马背上驰骋的人:“那不是大理寺的公差们吗?他们这急急忙忙地是要往哪里去?”
另一人探头望去,咂摸了一下嘴:“好像是玉清宫的方向。”
而后他一拍大腿,抬高了声音:“你们看,我就说吧,蓬莱书院这件事肯定是玉清宫搞的鬼!
要不然官家何故命人杀那群道士呢。”
摊主端上三碗馄饨,插话道:“等官家归京,一切不就真相大白了吗?”
三人纷纷附和。
这个讨论虽然没有得出结果,但那汉子所猜的不错,这群大理寺公差所去的地方的确是玉清宫。
高方清勒紧缰绳,翻身下马。
旁边的人犹豫道:“少卿,蓬莱那事还没有个定论,官家也没回来,咱们真要如此?”
高方清冷睨他一眼:“那你是准备在这里等官家回京,还是听从我的命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