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朝野宣沸。
女君每日收到了奏章更多了,一方面群臣继续上书劝女君纳夫,另一方面,开始弹劾尚书令夏危不遵礼法,夜宿宫中,奏请女君将之革职。
可是女君对各方的声音充耳不闻,每日只催着孙祯督办夏危遇刺一案。
孙祯每日顶着女君的压力,只好昼夜苦干,终于在时限之内将一切查得水落石出。
策划刺杀的主要是燕国旧的勋贵世族,因为新政推行之后,他们的利益受损。
他们自然不敢向女君动手,于是将目标对准一人独居的夏危,花费重金从其他六国买杀手行刺,谁知金银花出去不少,成效是一点没有。
案件查清之后,女君震怒。
所有主事者与参与者不论祖上有何功劳、爵位几何,不论现今官居何职,全部斩首弃市;相关者全部杖刑后流徙。
此案影响之大,牵连之广几乎是前所未有。
一时之间,女君的御案之上全部都是上书求情的文章,倒是没有人有闲暇再提女君纳夫之事,只是这些求情的奏折,女君连看也没看,全部烧毁。
女君的态度,不是蛮横,而是霸道。
乐璎用这种态度暗示着对夏危的看重。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
过了几天,便有人上书褒扬夏尚书公忠体国、劳苦功高,理应升官进爵,作为嘉奖。
女君阅后,夏危是没有升官进爵,但是上书者全部官升一级。
又过了几天,内朝那些弹劾夏尚书的奏章也都悄悄地被收了回去。
此事过去一段时间之后,乐璎便将戚少白与庒雪澄俱封了实职,反正此番勋贵世族遭到清洗,又空出几个肥缺。
至于尹玉山,女君为他选了一个年貌相当的女子赐婚。
这番动作,让众人都知道女君的后宫是指不上了,不过这一波各方都得了实际的好处,风波也就就此过去。
至于卫遐本人,对一切一无所知。
乐璎每天命人一天三顿的给他熬药补身,务必如季风遥所言的修养两个月才能罢休。
卫遐知道她心有愧疚,也就好好将养着让她心安。
而且每次他想起床出门,乐璎都会拿一堆又一堆的情话来哄他,他这段时间听到的甜言蜜语比一辈子加起来还要多。
再不行就亲亲抱抱,再不行女君就整个人贴过来。
就算是隐盟盟主,在这样的温柔攻势之下也挡不住,竟也甘心做一只被囚在深宫的笼中鸟。
虽然他知道乐璎多半有事瞒他,但是他自己也有一堆不想启齿的秘密,也不觉得乐璎的隐?????瞒有何不妥。
他既认可了她是燕国君主,又接受了她将来成为七国的皇帝,自然也就能接受将自己放在低一些的位置。
何况燕国的事情女君本来就可以自主,他只是协助她完成一统七国的理想,并无插手国政的想法。
他自己尚可以忍受这种“囚徒”
的生涯,不过有人已经忍不了了。
从前卫遐一个人在宫外的时候,总是需要隔三差五处理一下隐盟的日常庶务,自打他进了宫,当然是不管这些事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