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摇下茶色的车窗,大声的喊了一声:“爸……。”
“哎呀……,小兔崽子回来了,我说是谁家的车呢,还冲我打喇叭。”
杨达平丢下手中的斧子,嘴里骂骂咧咧的站起来,脸上却是压抑不住的喜意。
农村人重男轻女,杨达平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一年难得见一次,儿子回来当然是高兴的。
“你小子又是借的谁的车呢?小心点往左打,可别磕坏了,要赔钱的……。”
杨达平一边指挥着杨磊停车,一边絮絮叨叨的说着。
杨磊跳下车,没好气的说道:“老爹呀,你就这么看不起我,就不能是我自己买的车吗?”
“臭小子,找打不成,你还小,不开车也没有人看不起你,以后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杨达平在杨磊的背上拍了一巴掌,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这一下让杨磊无语了,难道年龄小也成问题了?
古时候人家甘罗八岁就当宰相了,我都二十二岁了才买一台车,这已经够晚的了。
杨磊心中虽然嘀咕着,却也没有过多的解释,等过几天他们就知道了。
招呼着老爹打开后备箱,一堆一堆的往下拿东西,很快各种礼盒包装袋就堆满了一地。
“你这瓜娃子,大城市挣钱多难,好好攒点钱娶个媳妇,买这些干什么呀!”
杨达平有些心疼的唠叨着,别看他是农村人,可不代表见识少,相反他是村里的能人一个。
杨达平今年刚满五十岁,但是岁月好似格外对老农民摧残的厉害,看面相说六十都像。
杨达平从小学毕业就再没念书,从小跟着杨磊的爷爷做石匠,也是吃过苦的人。
后来石匠这门手艺不吃香了,渐渐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杨达平也只能另谋出路了。
在太行山上,虽然不能大规模的种植庄稼,但是可以开一些小菜田,种一点小杂粮还是可以的。
但毕竟耕地较少,农忙的时间也不多,所以在空闲的时候,杨达平夫妇俩学会了赶集卖东西。
只要是周边乡镇或者周边县里头,哪里有庙会赶集,杨达平两口子就会开上他们的农用三轮车,风雨无阻去赶集卖货。
杨磊记得小时候也跟着父母一起去赶集卖货,最远的时候有过一百公里远。
这大山里头,资源非常匮乏,这几年路才修好了,前几年路非常不好走,也没有通公共汽车。
乡村里的老百姓想要买点东西,一般都是趁着赶集庙会出来购买一些东西。
而杨达平夫妇俩卖的就是一些锅碗瓢盆等不锈钢金属制品。
至于进货渠道,杨磊清楚,杨磊有一个堂哥,也就是他大伯家的儿子,在南方小商品之都打工。
他堂哥外出打工有十好几年了,这些货都是他堂哥回来的。
总的来说,这些东西在南方小商品市场不值钱,加上路费到小县城里赶集去卖,利润也还可以。
曾经杨磊也听父亲说过,一年四季赶集卖锅碗瓢盆也能挣个三四万块钱,在偏远的小农村来说,已经算是高收入人家了。
至于杨磊年纪轻轻就不上学,可不是因为家庭贫困的原因,而是他自己不爱念书,自己辍学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