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完了粮食,已经是傍晚时分。
祠堂里现在安静了,陪着李林杨说话的乃是族长:李百韬,族老李百水、李百山。
里长(村长)李百寿。
这时候就看出国人的变通了,百字辈的老人开口就是:“族侄啊。
。”
事实上把李林杨放到了比李天宏还要高一辈的地位。
有钱有势嘛!
别说什么势利眼,这是生存智慧。
你没看黑的白的洋大人都是李林杨的手下嘛,还带着洋枪洋炮。
能回来认祖归宗,这就很值得骄傲了。
“祭祖,这是先人们的几代的愿望,我这不肖子孙算是为先人们圆了夙愿。”
李林杨在酒席上提出。
“后辈小子我呢,在海外搞了一小片基业。”
“基业?”
族长李百韬是个读书人,疑惑的问道。
这个词吧,很厉害,类似建国。
“是啊,小侄当下是班达堂族的酋长。”
李林杨解释道:“类比中华,近似一个候国。”
李林杨这不是胡说,按照西方那套国家排序。
祖鲁是王国,下面的十三个封地酋长是公国,轮到李林杨这里差不多叫候国了。
虽然才千把人,但地盘真不小啊,几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呢。
注意,从此时开始,李林杨已经把班达塔族改称班达堂族了!
他已经搞明白了“塔”
应当是“堂”
!
一群人不明觉厉,也有族长李百韬这样的读书人有些忌讳的问道:“这算不算造反?”
“不算。
那里本来就不是大清的地盘。”
李林杨接着道:“我呢,当了酋长,额,侯爷,该修房子娶媳妇了。
那边的人太笨,造不了好房子,我想从家乡雇一些石匠木匠泥瓦匠。
此外,我还要雇佣一个管家,几个种地的好把士。”
众人听着,一切合理,当大官了,可不得修房子娶媳妇,修房子不得要工匠嘛。
这时代,人们见识不够广博,对出海十分畏惧,李林杨通过这种说辞,想尽量减少人的顾忌,让人安心。
“这个管家呢?”
李林杨道:“我想请族老给我安排一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