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墨家遭受黄金火骑兵围攻的夜晚,桑海城的另一处城郊,一场精彩的戏码也在悄然上演。
在一座桥上,一位身着深灰道袍、头戴叶笠的老者疾步前行,似乎有什么东西正紧随其后。
当他走过桥时,老者不放心地回头望了一眼,确认身后并无异常后,才加快步伐,迅速过桥。
然而,当他刚刚过桥,三位身着白色道袍的年轻人挡住了他的去路。
三位年轻人中,领头的一位走上前来发问:“师叔为何不辞而别?难道不能等明日再走吗?”
原来那位身着灰色长袍的老者,正是盗取道家宗派至宝的叛徒——木虚子。
木虚子见到来人是平日里的几位师侄,便装作客气地说道:“呵呵,原来是几位师侄,师叔有要事在身待延后几日再去拜访掌门师兄。”
谁料,对面为首的弟子并未理会他的客套,反而带着质问的语气对他说:“师叔,你这一走了之,师尊回来后,我们如何交代?”
木虚子下意识地将手轻放在胸前,呵呵一笑,故作镇定地说:“师侄,何出此言?”
谁知对面那人并不打算客套,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师叔,你盗取秘宝投靠秦国就不怕道家门规吗?”
木虚子意识到局势已经明朗,便不再伪装,放声大笑,随即拔剑出鞘。
他面对往昔的几位师侄,说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你们师秦道貌岸然,与墨家暗通款曲。
早晚会给道家带来大祸。”
为首的道家弟子看到本门师叔如此,只得再次劝说:“为了秦国,铤而走险。
嬴政向来利用各大门派的矛盾来借力打力,以毒攻毒,你这是助纣为虐。”
木虚子对师侄的劝告无动于衷,反而以言辞进行训诫:“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
为了道家,这乃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你们懂什么?”
听闻此言,三位道家弟子纷纷挺剑而出,蓄势待发,要与木虚子一决高下。
此时,木虚子身后匆匆赶来的另一位道家弟子,目睹此景,心中明了劝说师叔回头的希望已破灭,遂也毅然拔剑,挺身而立,准备与师兄们并肩作战。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