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93章 刘病已当为帝十(第1页)

许平君像个可爱的小精灵般,露出恶作剧得逞地坏笑:“天快亮了,我睡不着,你也别睡了,我来问问你,儿子的名字可取好了?”

原来在汉代取名有避讳一说。

避讳不仅仅限于帝王年号,包括帝王和其祖先的名字。

普通人家也讲究避讳,一般是自己祖先和长辈的名字,一些有地位有势力的人连自己的名字也讲究避讳。

如遇应讳的字,就要读白或写白,如林黛玉母名“敏”

,黛玉每逢此字,即读如密或米;汉武帝因名彻,遂改官爵彻侯为通侯;孔丘的“丘”

字,在古文献中总是写作缺笔的“正”

等等。

起名不要用国名、山川名、官职名、疾病名、畜牲名、器币名的道理,因为这些事物与百姓的关系密切,用这些事物取名字,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避讳之俗起源于何时呢?

一说起源于夏商时期。

钱希言在《戏瑕》中提出,避讳之俗夏商时已有之,证据是《山海经》中往往把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这就是夏人避讳的实例。

但陈光坚《讳源略说》一文以为,避讳起自夏商的证据不足,《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如《尚书·五子歌》云:“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咸贰。”

太康是继启之后的帝王,可臣下并不避讳。

《山海经》、《楚辞》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按当时日趋严格的讳法,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一说起源于西周。

《左传·桓公六年》说:“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

《记记·檀弓下》也说:“卒哭而讳,生事毕而鬼事始也。”

因此,宋代洪迈《容斋三笔·帝王讳名》提出,避讳之制始于周代,但仅在本庙中避讳。

生者避讳是很不严格的,当时有所谓“读书不讳”

、“临文不讳”

、“不讳嫌名”

等,如《诗经·》“克昌厥后”

以及《诗经·噫》“骏发尔私”

中的“昌”

、“发”

,’都没有避讳。

一说起源于春秋时期。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避讳》主张避讳习俗始于东周。

其理由是,晋僖侯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鲁献公名具,鲁武公名敖,避讳之风兴起后,造成晋废司徒的官职,宋改司空为司城,鲁国改掉具、敖二座山名。

他们都出生在西周末年,如果当时已有避讳之俗,为什么要为他们取那样的名字呢?陈光坚《讳源略说》也力主避讳之俗起自春秋时期。

避讳之风至唐、宋和清朝,极为盛行,探究其起源,也是很有意义的事。

刘病已想到后世姓刘的名人还挺多的,心里拟了几个后世的名人,便笑着对许平君说:“叫刘秀或者刘备怎么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