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景德镇凭借其卓越的陶瓷工艺声名远扬。
据宋代蒋祈所着的《陶记》记载:“景德陶,昔三百余座。
埏埴之器,洁白不疵,故鬻于他所,皆有‘饶玉’之称。”
这充分说明了当时景德镇陶瓷的精美与受欢迎程度。
宋真宗景德年间,因昌南镇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消息传入宫廷,引起了宋真宗的关注。
为了亲自验证其品质,宋真宗甚至派遣了亲信大臣前往昌南镇考察。
大臣回朝后,对昌南镇所产的青白瓷赞不绝口,称其釉色纯净、质地细腻、造型精美,远其他地方所产瓷器。
宋真宗大喜,深感昌南镇的瓷器乃稀世珍宝,于是决定以自己的年号“景德”
赐名昌南镇,从此这里改称景德镇。
景德镇官窑在当时备受重视,拥有众多独特之处。
据史料记载,官窑每年为皇室烧制的瓷器数量多达数万件。
例如在某一年,仅为宫廷提供的影青瓷碗就过了两万只。
从历史数据来看,景德镇窑场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在宋代鼎盛时期,景德镇的窑场过了三百座。
其瓷器产量巨大,每年向全国各地乃至海外输出的瓷器不计其数。
在工艺方面,景德镇官窑的瓷器合格率极高,约有八成以上的瓷器能达到优质标准。
在当时,官窑采用最先进的窑炉技术,能精准控制窑温,使得烧制出的瓷器釉色均匀、质地细腻。
外国使节来访加之海上贸易畅通,景德镇官窑烧制的瓷器名声大起,进一步提升了景德镇陶瓷在国际上的声誉。
正是这些历史数据和文献记载,以及种种历史事件,使得景德镇官窑在宋代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陶瓷业的杰出代表,其名声经久不衰。
宋徽宗痴迷艺术,政绩很平庸,但,他书法写得好,绘画画的好,他还对陶瓷满怀热忱,大力推动北宋官窑的展,为此划拨大量专款。
当时的官窑位于如今的河南省开封市。
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如“瓷务监”
,负责统筹官窑的各项事务。
“瓷务监”
下分设多个分支机构,各司其职。
“原料司”
负责采购优质的瓷土、釉料等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和供应稳定;
“制坯司”
组织工匠进行拉坯、修坯等制坯工作,把控坯体的形状和质量;
“施釉司”
专注于釉料的调配和施釉环节,保证釉层的均匀和效果;“烧窑司”
则管理窑炉的运作,包括控制温度、调节气氛等关键烧制参数。
当时负责窑口的大臣有童贯等。
北宋官窑烧制了众多精美的瓷器,以下以一种常见的官窑青瓷瓶为例介绍其烧制过程。
先是原料准备,选用开封当地优质的瓷土,并经过多次淘洗和筛选,去除杂质,以保证瓷胎的细腻。
釉料则采用特定的配方,包含长石、石英、草木灰等,调配出独特的青色釉浆。
制坯环节,工匠凭借高的技艺将瓷土拉坯成型,制作出瓶身的形状,然后经过精细的修整,使其线条流畅、比例协调。
干燥后进行素烧,在较低的温度下初步烧制,增强坯体的强度。
接着是施釉,采用浸釉或浇釉的方法,确保釉层均匀覆盖。
然后入窑烧制,窑温控制在约128oc-13ooc之间。
烧制过程中,通过对窑内气氛的调节,如控制氧气的进入量,使釉色呈现出温润如玉的青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