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嬴政早已看穿他的心思,对他的这些举动不为所动。
吕不韦的势力在嬴政的打压下逐渐削弱,他的亲信们也开始人心惶惶。
一些原本坚定追随吕不韦的人,在看到形势的转变后,开始动摇。
嬴政抓住这个时机,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将部分吕不韦的亲信分化拉拢到自己这边。
他对那些愿意归顺的人既往不咎,并给予适当的赏赐和晋升机会;而对于那些顽固不化的,嬴政则以雷霆手段予以惩治。
在这个过程中,嬴政还特别注重情报的收集。
他暗中培养了一批精明能干的探子,让他们密切监视吕不韦及其党羽的一举一动。
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迅速传到嬴政的耳中,使他能够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各国也在密切关注着秦国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争斗。
赵国派遣密探,妄图寻觅可乘之机,趁机削弱秦国的实力;
韩国则整日忧心忡忡,惧怕秦国一旦平息内部纷争,便会将锋利的矛头指向自己;
魏国则在暗中积极拉拢其他国家,筹备联合对抗可能愈发强大的秦国;
燕国和齐国则保持观望,试图在这场风云变幻中谋取自身的利益。
嬴政除了在这场权力斗争中巧妙周旋,还雷厉风行地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变革。
他大幅减轻了农民的赋税,鼓励农耕,使得秦国的粮仓日益充盈。
同时,他严令加强军事训练,改良兵器制造工艺,秦军的战斗力得以节节攀升。
在人才选拔方面,嬴政果敢地打破了旧有的贵族世袭制度,广开贤路,让更多胸怀真才实学之人能够为秦国竭诚效力。
他提拔了蒙毅、冯劫等一批新锐之士。
蒙毅执法公正,刚正不阿;冯劫善于谋略,能为嬴政出谋划策。
这些人才的加入,进一步充实了嬴政的统治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吕不韦的处境愈发艰难。
嬴政逐步削减他在朝堂上的权力,昌平君在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接替吕不韦任秦国丞相,而后来昌文君也担任过丞相但,具体时间和任期长短历史没有详细记载。
这天,在秦国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
嬴政高坐于王位。
“相国吕不韦,嫪毐之乱,虽非你主谋,却也因你而起。
你的权势,已让寡人心忧。
今,罢去你相国之位!”
嬴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不可违抗的威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