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人咬牙道:“抱他腿!”
这意思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赵炎扑倒,只要他倒地,那便再无抵抗之力。
赵炎此时对他们的话语无动于衷,他掂了掂手中比球棒长得多、却也沉了五六倍的钢筋,身子一侧,重心下沉,钢筋平举在身前,第三次冲向了面前的人群。
有句俗语叫“拳怕少壮,棍怕老郎”
——意思是说徒手格斗时,力量、体力强的人将占据很大优势,可使用棍类武器战斗时,技巧却可以弥补这方面的劣势。
这些手持棍棒的混混打手并不懂什么叫棍法里的“中平正直”
,也不懂什么叫“上剃下滚分左右”
,更别提什么劲力缠绵…
中华武学发展了前年,虽然近来只剩下为数众多的表演套路,可冷兵器的类别传承里,“枪棒”
的用途一直很明确——那就是战场技。
当初林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的名号,其实就足以从侧面证明这种武艺的重要性。
赵炎的步法姿态改变后,钢筋在他手中和一柄短枪没什么区别,双臂仿佛无穷的力量,让他的每一次攻击都带上了伤筋破骨的恐怖威力。
武林至今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
之说,但实际上,“西棍”
里的棍严格来说是“鞭杆”
,属另一种武器。
真正的棍有很多种,不过以近代华国而言,“北方尚枪”
是一个公认的事实,因此就算是北方的棍法,本质上也如枪法,同样都是“拦拿扎”
这三要素。
赵炎并没有研习过纯粹的棍法,他的“棍”
其实就是“枪”
——因为“长枪”
才是古代战场上威力最大的冷兵器。
虽然一米六的钢筋不能算“长枪”
,但拥有这种武器,赵炎的杀伤力顿时呈几何倍数上涨。
既是枪,则有圈。
赵炎重心低沉,手中的钢筋没有花哨的挥来回去,只是刺、收、刺、收。
间隔极短,却每一下都精准的戳在进攻者的横膈肌或胸口。
沉重的钢筋哪怕是顶一下,正常人都难骨折的结果。
以赵炎的力量,就算这钢筋没有枪头,用“扎”
一样能把眼前这群门外汉戳成肉串。
但他今天不是来杀人的,因此接下来的战斗基本留着劲,最重也就是断三根肋骨而已。
一时间,“围殴”
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如果钢筋有枪头的话,眼下这群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透心凉的结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