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颜霜奇怪的是,相册的前几页都是一些速写作品。
比起古董和古籍,她其实对绘画了解的更多一些。
因为上大学的时候,她业余爱好就是随手画一些速写——审美的确是有门槛的,只有真正画过画的人,才能有欣赏他人美术作品的基础。
而眼前这几幅速写,颜霜越看越觉得不对劲…所有画中很明显都是赵炎,不过画中的他留着胡子和长发,于如今的摸样差别很大,不过脸型与那深邃的眼睛,却是极易辨别的特征。
几幅画出自不同画家之手,风格差异很是明显。
可笔触之下的形神却都把握相当精准。
有的是寥寥几笔勾勒身形,画的是赵炎扶着一把草叉站在稻草垛旁的摸样。
有的是在酒馆之中,赵炎端着一杯廉价的麦酒,头上顶着破洞的草帽,目光平静的望过来。
艺术作品的强大在于其无形的共鸣。
颜霜呆呆的看着几幅画很久,越看越觉得这不是出自普通画家之手,她看到每幅画下面都有个签名,便仔细辨认了半天。
可这些签名都是画师随手连笔一划,她甚至不知道这是英语还是法语——仔细拼读了很久,她才在大概认出了其中一个稍微工整的签名写的是“pzanne”
,这个法语名字颜霜想了很久,随即忽然意识到这是印象派大师保罗塞尚!
塞尚和莫奈、德加等人算是同一时期印象派画家代表,大名鼎鼎的梵高也是那个时期的画家,但当初明显没有他们出名。
颜霜能知道这些人,是因为书店里常年有印象派的画册摆在显眼处。
不过意识到这是塞尚的作品时,颜霜又有点瞠目结舌——塞尚是十九世纪的画家,他上哪儿画赵炎去?
还是说,这只是长得和赵炎很像的人,所以他买来收藏?又或者这签名干脆就是恶搞?
不可能啊…谁会这么无聊。
她翻过了这几张画作,看到了后面的相片。
戴着圆顶黑色礼帽的赵炎穿的非常英伦风,他和另一位大胡子外国人站在火车站前,手中握着一柄绅士手杖。
画面中的赵炎也留着络腮胡子,一身西装,肩上还有个维多利亚时期的斗篷。
背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火车头,更远处是一片烟囱和垂直上天的黑色烟柱——这似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伦敦的典型场景。
相片边缘都变黄发卷了,下面写着的日期是“4.5.1903”
,意思拍摄日期在一百多年以前。
而仔细盯着有些模糊的人像看了半天,颜霜却能确认照片中的人应该是赵炎…或者说长得和赵炎很像。
这曾曾祖父之类的?
颜霜心中疑惑越来越多,她往后翻,发现这些泛黄照片拍摄日期从1903年一直跨越到了1995年。
不光有烟雾缭绕的伦敦,中间还有背景满是坦克残骸的战场、头顶瓦罐的非洲居民、周围光秃秃一片的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等等…她发现这里面的照片要么赵炎和某些人的合影,要么就是单纯的风景照。
颜霜数了数,1937-1945年之间没有任何照片,估计因为这段时间是战争时期。
而1946年则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他在一片废墟前的背影,下面写着“6.8.1946,广岛”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