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说一个。
最后一个啊。”
这些人知道精彩的来了,都竖起耳朵。
“程村一个媳妇儿带着丈夫一起回娘家,晚上和丈母娘、小姨子都睡在一张火炕上。
早上起来,小姨子跟母亲哭诉,说晚上自己被姐夫进去了。
丈母娘疑惑的说,不会吧,是不是你搞错了,是你姐夫的脚指头。
小姨子立刻反驳说,才不是脚指头呢。
比手指头还要粗还要长。”
大家都会意,轰然爆笑起来。
有人骂道:“李牛儿,真是老不正经。”
经过一番调笑,大家精神又振作起来,中午之前就来到地点。
大垛的青蒿已经堆放在那里了。
大家纷纷动手装车,绳子捆好后返回。
半路有一个比较陡的长坡。
于是大家按照以前的规矩,自动组成三人组,分别将板车一辆接一辆推上去。
大儿子的车是最后一辆。
他帮助推完第二辆车,下来等候别人帮助推自己的这一辆。
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
他上到坡顶一看,一群人又围在一起聊天呢。
他不禁怒气升腾,大骂道:“你们这些混蛋!
我刚才帮你们推完车,现在我的车子还在下面,你们就不管了吗?你们还是不是人?你们今天要是不把我的车弄上来,我就不要这个车子了。
我现在就回去跟队长说,让队长扣你们今天工分!”
看见一向好说话的知青忽然发怒,这些人害怕了,特别是和他一个组的两个人,尴尬的站起来,旁边一个人站出来劝解说:
“小谢,我们不是不管你,只是歇一歇。
你坐。
现在我们就下去。”
说着,五六个人一起下去,片刻之后就把车他的车子推了上来。
一个人赔笑说:“小谢,你看,你是先歇一会,还是现在就走?”
谢先举怒气稍平,但还是没好气的说:“歇什么歇,回去再歇。
走!”
说完,上去拉起自己的车,抬脚就走。
大家一阵尴尬之后,纷纷跟上。
这件事,让他明白了,知青就是知青,三观的不同,永远不会和当地人融合到一起,再努力也不行。
农民就是农民,永远也不会和有文化有觉悟的知青一样。
这个观点,在谢晋元的二儿子身上也得到佐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