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送完弹药,趁战斗间隙,谢晋元独自跑到阵地上,好奇的探头,朝阵地外面望去,他还没有见过战场是什么样子的。
于是他看见,远处横七竖八的躺倒不少敌人士兵的尸体。
一个战士看见这个民工惊讶的神色,就自豪的介绍说:“老乡,你知道不知道,这次战斗,我们连队消灭了多少敌人?一百多个敌人。”
一百多个敌人,这是一个建制连的人数。
这样的战果,让他为解放军取得的胜利感到喜悦,这个战士接着说:
“老乡,这里面也有你们的功劳。
你们送弹药很及时。
谢谢你们了。”
谢晋元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民工,他没有对这次战斗重要性的认识。
听到威武雄壮的解放军夸奖自己,心里涌出无比的自豪感。
他想,自己上次在劝解队长和大家争执时候说的话是对的。
无论做什么,都是支援革命。
这不,解放军同志都承认民工是有功劳的吗?
在民工们的全力支持下,解放军牢牢的坚守住阵地,为各个部队集结,最后赢得淮海战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根据记载,淮海战役于历时六十六天。
敌人先后投入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
解放军参战部队共约六十万人。
战役中消灭国民党军55万人。
这是一次辉煌的胜利。
在一次战役中消灭这么多的敌人,在中国战争乃至世界战争的历史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
对于历史事件,从来都是只记载了最光彩夺目的部分,人们也总是关注这部分。
被光彩遮盖的那部分,则不被人重视。
事实上,若是没有被遮盖的那部分,所谓的光彩,也就没有任何光彩可言了。
就比如这次的淮海战役。
人们最津津乐道的,是战斗的激烈,胜利的盛况空前,很少有人去关注,有多少像谢晋元一样平淡无奇的民工,付出汗水甚至生命,在背后支撑着辉煌的胜利。
根据解放军战后统计,在淮海战役期间,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这四省共出动民工五百四十万人。
五百四十万民工,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山东解放区,除去老弱妇孺之外几乎全部的青壮年,可以说是群众倾家荡产支援前线。
筹集粮食九亿斤,运送到达前线的粮食四亿斤。
仅仅是谢晋元参加的运粮队,就跋涉数百里路,将数十万斤山东军粮送到前线。
九亿斤的粮食,又是什么概念?在当时极端落后的交通条件下,这五百四十万民工,用九十万辆手推车、三十万副挑子,七十万头牲畜,八千多艘船完成了。
如果没有这些民工的支持,淮海战役是根本不可能获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巨大的支持,解放军部队无论在粮食弹药的接济,还是医疗救护等方面,都未感到特别困难。
没有这种保障,要想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后来有位将军在对战役做总结时候特别感慨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中消灭敌人55万,代价是解放军阵亡11万人。
这是解放战争以来解放军牺牲最重,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支前民工队伍,是解放军作战的重要保障。
在完成了几次运送弹药的任务之后,支前委员会又下达了新的命令,要求各个队伍抽调部分人员,补充到承担战场救护的担架队伍中。
正如历史资料中记载,在这次的淮海战役中,解放军伤亡十三万人中,阵亡二万六千人,负伤十万人,失踪一万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