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明指挥的第三师主力经曹县南下,进入民权县境内。
天亮后渡过了废黄河。
按原计划,他们会直插杞县,截住中央军第十一师的退路。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们很快就遭遇了大股中央军的拦截。
赵长明以为第十一师的阻击部队,一打听才知道,是前一天才驻防到民权县的中央军第一师。
赵长明通过军情处很快就查询到了关于第一师的信息。
第一师师长胡宗南,也是黄埔一期毕业的。
跟第十一师一样,这个第一师也是清一色的黄埔系军官。
第一师没有第一时间开火,只是拦在第三师的前面,不让其通过。
很显然,第十一师围攻兰封时,第一师充当了掩护其侧翼的角色。
这个时候,在赵长明眼中,那是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既然第一师想替十一师打掩护,那就准备承受自己的怒火。
他当即改变作战计划,令炮兵团就地布置炮兵阵地,对着第一师的阵地进行了一次饱和轰炸。
第一师也有几十门火炮,都是那种75毫米口径的山野炮。
他们也有准备,当即开炮还击。
他们一开炮,立刻就暴露了炮兵阵地的位置。
然后,122毫米口径的加榴炮几炮下去,整个炮兵阵地就像被犁过一遍似的。
那些幸存的炮兵,看着解放军火炮留下的巨大弹坑,一个个目瞪口呆,生不起半点反抗之心。
炮击半小时之后,赵长明下令步兵进攻。
36辆一号坦克一字排开,向着中央军阵地平推了过去。
每辆坦克后面,还紧跟着一小队步兵。
中央军试图组织反击。
坦克上的机枪手见着敌军就开火。
凡是敢冒头的士兵,基本上死于非命。
中央军又使用迫击炮还击。
可这种小口径的迫击炮根本就伤不到坦克分毫。
坦克后面的枪榴弹手,瞄着敌军迫击炮的射位置连续射枪榴弹。
凡是敢于反击的火力点都被定点清除。
解放军步坦协同作战,仅仅一个突击就攻入了中央军的阵地。
赵长明初战得手,立刻命令火炮延长射击,掩护步兵向纵深穿插。
双方交战不到两小时,解放军便从废黄河边平退到了民权县城。
这一路上,中央军虽然在全力抵抗,怎奈实力不如人,损失极为惨重,却没给解放军造成多大伤亡。
中央军知道无法抵挡,选择了弃城而逃。
赵长明对一个小小的民权县城没有兴趣,下令部队不必进城,追在中央军屁股后面打。
这一追击,直接将中央军第一师撵回了归德(即商丘)。
也因为第一师的阻拦,替十一师争取到了机会,让十一师成功逃脱。
两个师虽然主力得以保存,各自折损了数千官兵,辎重更是损失殆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