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公子为何不急?”
袁涣忍不住反问,依照荀攸所说,张角已经急于造反,可是孙原仍是不紧不慢,难道此时不正是抢张角先手之时么?
“公子为何要急?”
荀攸也是反问,却让袁涣一愣,“天子已经拜何进为大将军,这个先机已经被朝廷所得,公子急或不急已无区别。”
袁涣哑然,无话可说——他根本不会从“拜何进为大将军”
这条昭告天下的讯息中得知何进就是那个控制了太平道叛徒的人。
“其实推测不难。”
荀攸解释道,“早在数年前便有人上奏朝廷张角已有反心,但是天子置之不理。
唯一的理由便是证据不足。”
“大将军之职本战时所置,一旦有人出任,天下兵戈必起。
即便是远征鲜卑的大军,其最高统帅亦不过‘护鲜卑中郎将’而已,大将军这个位子,寻常是碰不得的。
王莽、窦宪、粱冀……但凡碰过的,皆非善终。”
袁涣似是听出了些什么,眉头轻舒几分:“公达兄的意思是……何进本不想出任大将军?”
“不是不想,是不敢。”
荀攸又道:“粱冀死了多久?只怕尤是历历在目,何进虽然是个屠夫,现在却是朝中第一外戚,他需要权柄,却不敢拿这个权柄。
除非他……”
“除非他有足够的功勋。”
袁涣犹如醍醐灌顶,接口道:“所以他已经掌握了太平道造反的计划,已经有信心平定彼此叛乱。”
“此乃其一。”
荀攸道:“其二,朝廷若设大将军,除了三公之外,有资格出任的推光禄勋张温、卫尉刘虞,何进能够挡住他们,唯一的理由就是他拥有平叛的实力,这个实力便是那个太平道的叛徒。”
袁涣频频点头,荀攸的推测丝丝入扣,毫无破绽。
“其三,当今天子需要权柄,需要更多的权柄。”
“外朝和中朝的争斗如火如荼,天子想拥有更多的力量,便只能从外朝和中朝各夺一部分,而这个部分就是兵权,足够稳固的兵权。
“朝中兵权只有卫尉和光禄勋的宫廷宿卫,还有北军五校的兵力,这远远不够。
“北军五校各自统属,而且两万五千的兵力对于天子而言远远不够,在太平道叛乱之后,朝廷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北军平乱。
太平道遍布八州,信徒百万计,两万五千人平叛够么?即使够,还能剩下多少?何进这个大将军,莫非去北军做一个统兵五千的校尉?”
“天子需要兵权,何进需要权柄。
天子需要信得过的外戚代掌兵权,何进现在只是河南尹,自然可以用,他这个大将军,没有了天子的支持做不了几天。
何进需要天子的支持才能从已经饱和的中朝和外朝抢夺权柄,而这个权柄必然是中朝和外朝都迫切需要的,只有兵权,是中朝和外朝都碰不得却又需要的。
所以,何进出任大将军,将成为中朝和外朝必然拉拢的对象,天子如此为他铺路,此后三足鼎立,天子坐享其成。”
袁涣看着这个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青年儒士,身心震撼。
如此推理,丝丝入扣,天衣无缝,何其可怕。
他终于知道,为何颍川藏书阁能成为豫州士子向往的圣地,荀公达为何能成为颍川藏书阁当今第二奇才,天下局势朗若掌上观文,当真可怕、可怖之极。
“我们都老了,天子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
原来父亲、蒯越这些多年前便名震一时的人物为何近来已多感慨,英雄本辈出,转瞬华时。
荀攸看着他呆滞模样,不禁拿手在他面前晃了一晃,叫道:“曜卿?曜卿?”
“公达兄……”
袁涣猛然惊醒,摇了摇脑袋,在马上拱手而拜,“高见所至,涣不可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月烑上一世什么都靠自己,吃苦耐劳殚精竭虑,终于一步登仙。可惜大限已到,陨落了重生之后,她立刻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关键问题在于太勤快了所以这一世,她励志好吃懒做。...
三十年前,安欣患了一种怪病,她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成为了冷冻人,并且大胆的捐出了自己的六个卵宝宝。三十年后,她终于苏醒,还意外得到灵泉空间,安欣回家继承了祖业。就在她决定安安稳稳过日子的时候,六个儿子找上门...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当一个人的前一世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再次重生后是像上一世一样继续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还是走出一条不同于上一世的路在这世界留下自己生命的迹象...
于沐刚穿越过来就要照顾牙还没长齐的奶娃娃,不仅要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还有随时饿死的风险,一穷二白之下,还好有无名空间帮助她起死回生。a...
génér作者南北逐风嬉笑怒骂满堂彩,说学逗唱百态生。人生苦短,各位客官不如听听相声,找找乐子吧其实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妖孽逗哏攻死气白赖追到高冷慢热毒舌学霸捧哏受然后一起说相声的欢乐小白故事。...
激萌的萝莉,热血的少年,为打破次元壁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