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
这类讨论在得知明阳拖着病体,却仍旧成功考中秀才时,达到高潮。
姜梦柔见儿子好好的醒了,已经十分欣喜了,从未设想过,还能中秀才。
如今,心里也是喜滋滋的,赏了全府三个月月钱。
明月在一家人的细心开解下,也走出了“食盒”
阴影,继续带着枝枝和桃桃鼓捣好吃的。
五月初一,悄然而至。
不知何时,原本的“女子诗社”
变成了另一个样子,也换了新的门头。
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响起,赵云山抱着小明月,揭下了匾额上盖着的红布。
上面赫然写着“慈幼院”
三个字。
来了不少人,都好奇的到处打量。
紧接着有管事的出来介绍,“大家好,这里是慈幼院!”
“我们的主家是明珠郡主,咱们的匾额还是当今圣上亲笔”
有人问,这慈幼院是干嘛的?
她给大家介绍,“这儿以后专门收留15岁以下,不论男女、无父无母、没有经济来源的孩子。
若是,您家里困难,实在是养不起的,也可以送来这里。”
“当然,送来这,我们会教他做人的道理,传授他生活的经验。”
“如果是父母健在的孩子,送来要签订协议,从此与自家人再无任何关系。
否则,一律不接受。”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