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碰撞在一起,那场景不要太酸爽,无论是文斗还是武斗,总会带出炮灰一片。
所以,京城所有人,无论在哪里,只要见到两人碰头,都会第一时间迅清场的。
可见两位的杀伤力了。
如今看到两人合作驾车从皇宫回到林家,这一路上鸡飞狗跳不要太可怕。
太傅过后,唯二能让两位安静的就只有宫里最高位置的两位。
太后她老人家无论哪个方面,绝对是一国长辈的典范。
只是除了对两个熊孩子的态度,简直是痛到入心入肺的,要星星不给月亮。
连她亲生儿子当今圣上都得让步的地步。
小时候,这两熊孩子就把圣上的龙须给拔了,想责罚吧,却被收到消息的太后赶来拦住了,还责怪陛下他的胡子太长。
所以,在太后面前,只要他们想做的,她老人家就没有反对的,说不定兴致起来,还会搬个凳子和他们一起闹。
所以他们的这个行为,不可能是太后她老人家授意的,只能是至高位那位了。
谁都知道,皇帝陛下虽然每天臭小子臭小子的骂着两位,但是,每每两位闹事(闯祸)后,第一个出来兜着的也是他。
现在一个是已经有着傲人军功,在兵部任职,掌管五城兵马的哲郡王。
一个是守孝回京立马就任翰林编书兼御史的林探花。
现在的陛下,无论是朝会还是处理奏折,都整天带着这两位,时不时还拿大臣们家的孩子对比嘚瑟一下,明晃晃的告诉全天下,他有多看重这两位了。
即使是为了朝廷的平衡,也不得不让朝臣们心中暗叹一句,不愧是当了几十年皇帝的陛下,这一招釜底抽薪,实在高。
皇帝陛下真的上了年纪了,自从义忠王被废,朝廷就再也没有立过太子,皇储争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了,皇子们气候已成,已经不是皇帝陛下能轻易能阻止的了。
无论动了哪一个,都会动摇国本。
一直以来,想着从龙之功的大家,注意力都放在了皇子们的身上。
今上的儿子,各有长处,都是人精。
儿子好好的,谁又会把注意力放到一个父亲已经废了的皇孙身上呢?
更何况是这个皇孙还是,从小到大都桀骜不逊,闯祸当饭吃,视礼教规矩于无物的哲郡王呢?
的确是参与并指挥了一场对战鞑靼的重大胜利胜利,成功让鞑靼最少三十年蹦跶不起来。
但是皇帝陛下并没有领情啊,功劳被几位皇子削分的一干二净的,只封了一个连封地都没有的哲郡王就被放逐到江南了。
谁都没有想到,这不过是三年前皇帝陛下的虚晃一招,到了今天才显示出它的威力。
水深混乱的江南,居然就被两个才成年的少年给|撸|顺了,江南土皇帝甄家倒了,逼得五皇子一系壮士断腕,权力全都回到了陛下手中。
更让人害怕的是,这两个少年回京以来,不到两个月,在三位最有希望的皇子联合围剿下,成功的杀出了一条路,额,不,两条路,还站得稳稳的。
很是惊掉了一地眼睛。
过程很套路,就是回到京城的两位又斗起来了。
见证了熊孩子的成长历程的各位开始是很淡定的,毕竟这两熊孩子从奶娃娃会爬的时候就开始互磕了,从林府磕到上书房再磕到太傅家,再到成年一个成了年轻的探花,一个不忿的跑去成了年少将军。
长大了,同朝为官了,再磕起来根本一点都不需要意外。
他们只是没有想到,炮灰效应在朝廷上也应验而已。
结果他们倒是站稳了,几方势力就菊|花|残了。
最大赢家皇帝陛下,笑得像偷腥的狐狸。
现在,突然看到两位从来没有消停过的人一起驾马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