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遇贵想起了北京恭王府大戏楼,他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参观过。
听导游讲过恭王府戏楼的扩音设计,其中那九口大缸,王遇贵印象深刻。
自己现在是没有条件去戏楼唱歌,这县城里肯定也没有恭王府条件那么好的戏楼。
不过,找几口大缸还是可以的。
王遇贵一咬牙,花了三个铜板,跟路边店铺租了三口大缸。
三口大缸里设置了不同水位,又找了个大木板铺在缸上。
这就是他在户外搭建的临时舞台了。
背靠城墙,脚下还有三口大缸,应该会有些扩音效果吧?
王遇贵站在大木板啊,啊,啊……地试了下音响效果:好像还行。
他又找了一截两头穿空的竹筒,拿在手里当麦克风。
竹筒扩不扩音不重要,重要的是拿在手里更能找到舞台感觉。
一切准备就绪,王遇贵借了个铜锣敲了一圈,吸引了一些路人过来围观。
阿黄负责警戒安保工作。
王遇贵整理好头发,衣服,开始登台献唱了!
他在古代唱的第一首歌是《满江红》,先来一首古风,镇住他们。
再慢慢过渡到现代流行歌曲,让观众有个适应过程。
王遇贵拿着竹筒,认真唱起了《满江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