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会,但我就是做不出来是什么感觉。
罗成躺在神秘空间的沙上,在努力消化刚才学到的一切。
在这神秘空间待了多久,罗成也不记得了。
小学的数学课本,罗成已经全部学的差不多了,但并没有浪费太多时间。
因为数学依靠的是理解能力,掌握了规律,很多题目都是换汤不换药。
说实话,在这神秘空间里学习,罗成感觉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
这种感觉他说不上来原因,可能以后学了更多知识,他才能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吧。
在农村,很多没读书的小孩,八九岁了,连一到一百都数不过来。
罗成没进入神秘空间学习的时候,他最多也就会一点简单的加减法。
而现在他已经掌握了乘除法,九九乘法表,还有如何计算各种形状的面积,体积,甚至还会鸡兔同笼的问题解答了。
特别是五年级的数学,都开始有方程式了。
但就算如此,理解能力够强的话,很多东西真是一教就会。
在空间里学习数学,并没有浪费罗成太多时间。
真正浪费他时间的还是孙子给他烧的三本厨艺书籍。
也就是这三本书,让他出现了一种认知的错觉。
比如《百姓家常菜》,罗成翻开后,更是神奇。
这次竟然直接出现虚幻的人物和物品,在言传身教的教他如何做一百道家常菜。
至于为什么是一百道,因为罗文杰买的这本书就是一百道。
这本书,罗成只得其法,不得其意。
也就是说,做一道菜,准备哪些东西,多少量,然后步骤,出现的虚幻人物都会讲解和做出来。
但罗成是无法跟虚幻人物沟通的,对方并不告诉罗成为什么要用这些东西,配料搭配的意义,另外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
所以《百姓家常菜》这本书,更多的是一些家常菜的配方和步骤,并没有多少厨艺技术在里面。
一百道菜,罗成没看多少道菜,因为这本书,其实更考验记忆力去了。
倒是《厨艺的常识》这本书,让罗成感觉学到了很多。
《厨艺的常识》这本书,并没有教你如何去做一道菜。
但上面教导的,却是跟自己师傅王知易授意让肖师兄教导的东西好像有异曲同工之处。
肖师兄一开始就让罗成去认识食材,也就是识菜。
蔬菜,每种菜的味道,口感,不同的生长周期会是如何。
意思就是要做一样菜之前,就要了解这道菜的食材如何。
而《厨艺的常识》这本书,没有讲菜。
但讲了盐,不同的盐有不同的口感。
还有水,酸,蛋,糖,酱汁,油醋。
还有什么菜适合烧汤,什么菜适合烤,适合炖,煎,炒,油炸,冷冻等等。
肖师兄教的认识食材,是为了掌控食材的应用。
而《厨艺的常识》是对于各种调料配料的应用,也算是认识的一种。
罗成一开始学认识食材的时候,认为这可能是厨艺的基础。
但现在,罗成感觉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更基础的好像就是认识这些调料才对。
当你知道一种食材的口感和味道后,要想做的好吃,不就应该是方法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