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希望您不要拒绝我的情意,让我在心中默默守候着您。”
李冶深情地说道。
就在释皎然沉浸在晨钟暮鼓的修行中,偶尔也会想起李冶那清新脱俗的身影和她们共同探讨诗文的欢乐时光时,一封突如其来的情书打破了他的宁静。
那天,阳光斜照进禅房,金黄色的光线在桌面上跳跃。
释皎然正坐在案前参禅,忽然现了一封用精致丝绢包裹的信件。
他拿起信,只见信封上写着“释皎然大师亲启”
,字迹娟秀而熟悉,不用拆封,他已知晓这是李冶的情书。
释皎然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信封,抽出信纸。
上面写着:“尺素如残雪,结为双鲤鱼。
欲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
诗句情意绵绵,直抒胸臆。
释皎然的心不禁轻轻一颤,他知道李冶对他的情意深厚,但他已经决定不再过问红尘世事,这让他感到一阵无奈和歉意。
释皎然定了定神,拿起笔来,在回信中写道:“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他试图以这诗表明自己的心意,告诉李冶他出家人的身份和信仰不能让她涉足,希望她能明白他的苦衷,放弃对他的情感。
写好回信后,释皎然叫来一个小沙弥,让他将信送到李冶的手中。
小沙弥点点头,接过信件,走出了禅寺。
不久之后,李冶收到了释皎然的回信。
她打开信纸,看到释皎然的诗句后,心中一阵酸楚。
她明白释皎然的意思,知道他是在委婉地拒绝她。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李冶还是感到一阵失落和痛苦。
她坐在窗前,看着窗外飘落的桃花,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不能强求释皎然回应她的爱情,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情感而打扰他的修行。
她决定放下这段感情,让自己的心灵得到解脱。
然而,李冶并没有完全放弃对释皎然的关注。
她时常以道姑的身份来到禅寺附近的山林中修行,希望能在那里见到释皎然。
虽然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地见面和交流,但李冶仍然在心里默默守候着释皎然,希望有一天他能回心转意。
而释皎然也并没有完全忘记李冶。
他时常在禅修之余想起她的倩影和她们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他知道李冶是一个善良而执着的女子,她的情感真挚而深沉。
虽然他已经斩断了红尘情缘,但他仍然感激李冶对他的倾慕和守候。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冶和释皎然之间的情感纠葛虽然没有结束,但也没有再掀起波澜。
他们各自在自己的修行道路上默默前行,用心灵去感悟生命的真谛。
他们的故事成为了唐代文学史上一段美丽的传说,被人们传颂千古。
有一天,李冶在禅寺附近的山林中修行时,偶然遇到了释皎然。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往事都烟消云散。
他们没有提起过去的情感纠葛,只是像老朋友一样互相问候和交谈。
“释大师,近来可好?”
李冶轻声问道。
“托福托福,一切都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