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十三章710(第3页)

说话间,赵仁奎帮忙把菜端了上来。

她来到饭桌,打开一瓶白酒,倒满三个小杯,坐了下来。

李新志说道:“我这回来,是路局要评选安全标兵,进行隆重表彰,先推荐2o个候选人,然后通过网络投票,取前1o名。

你就是其中之一,准确地说,你两口就是这次的候选人。”

“我们又没干啥大事,平平常常,不够格不够格。”

“这次选的正是脚踏实地、默默无闻,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长期保证了安全的职工。

我翻阅了不少资料,在咱们段,没人能比过你们。

我为啥决定来呆到周末呢,就是想通过跟班劳动,挖掘出更多更靓的素材来。”

“太感谢领导的厚爱。

酒菜简单了点,还请见谅。”

“这样的饭菜,才是真情实意,吃的舒服。

大酒店有啥好的,就是个挥霍浪费,公家花了钱,吃饭的人受了罪,获益的只是饭店老板。

你两口这么热情,咱就干一杯。”

“太客气了,每次来没空过手,今天又沉甸甸的送来了大米和面粉。”

“不说这个了,后面的几天,我要多多地听你俩的故事。”

李新志到电务段工作不久,因为这个站区的特殊性,就来过这个工区,认识他两口,人很实诚,一点不像大城市的人。

历书翻回到38年前,他俩一个班初中毕业,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告别父母,从大都市到了革命圣地。

几年锻炼下来,庄稼认识了,农活学会了,双手磨出了茧子。

先后被推荐上了中专学校,毕业分配了工作,俩人就成了铁路工人。

也是前世有缘,打上幼儿园那时起,到参加工作,前前后后少说也换了五六个地方,楞是把俩人没分开。

在农村艰辛清苦的日子里,以兄妹相称,又前后分配到电务段,也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很自然地就走到一起,结婚成了一家人。

刚分到这里的时候,工区有四个人,他俩开始处对象,结婚后就一直在这个工区。

站区虽然小,只有四股道,电务设备不多,但它的位置很重要,一旦出现设备故障,可能给行车造成很大的麻烦和严重的后果。

这是bc线上一段最特殊的线路,当初,这里本是一座险峻的山体,筑路大军用三百多吨炸药,硬生生炸开了这黄石头的山巅,才修建成了黄石崖车站。

站区三面环绕黄石峭壁,一面临崖,两端伸向黑乎乎的山洞。

过去,站区的职工,只能靠每天一趟的慢车出进,这是唯一跟外界接触的方式。

后来,这座山头下面有了公路,职工的出行多了一条通道。

但要从铁路下到公路,搭乘过往的汽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出了站区北端,经过一千多米长的隧道,然后得花一个小时,穿过他们在密林里劈开的小道,才能到达山腰间的公路边。

山坡是近乎七十度的坡度,在春夏秋三季,山里旺盛的树木,疯长的草丛,常常把仅容单人通过的羊肠细路,封的严严实实,走一趟很费劲。

到了冬季,皑皑的白雪厚厚一层,踩下去的脚找不到底,更加不安全。

工区工作两年后,赵仁奎完全熟悉了站场电务设备性能,岗位的应知应会和应急处理,背的滚瓜烂熟,干的得心应手。

空闲时间,捡来石头块,他在房后围了块三扁四不圆的地,三十多平米的样子,想自己种点菜,给单一的生活添点乐趣。

他的行动,引起了全站区职工的兴趣,都动手弄起了自留地,但这原本就是一块石山,一粒土都没的,咋办呢?大家围坐一起想办法,有人提议说:这很简单,给段上打个报告,运一车土进来不就完事了。

有人就反对说:你想的美,运输任务这么紧,路局不会为了区区小事,扣下来车皮干这事。

那咱就从工会口,提议给沿线职工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啊。

这不是上策,咱们得学愚公移山,凭自己双手,给站区提出几个菜地来。

就是这样,站区职工凡是外出,回来时都会想办法捎一袋泥土,日积月累,站区有了小菜园子。

过去在站区,饮水也是件头疼的事。

最早的用水,是从下面车站随慢车捎上来,上世界八十年代,站区职工在山涧寻到了水源,靠钢钎大锤在岩石上凿出一条四百多米的引水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