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俩都是头回来省城吧,我来过几回,以后有用得到的地方,我随叫随到。”
学校安排的报到,是两天时间,林易卯是第一天就来报到的。
第二天的自由时间,他把校园看了个仔细。
学校是在建设大道的路北,大道南边的不远处,是古都最有名的城墙。
整个校园,纵向看进去,基本上是三排展开,正对大门,是四层教学楼;教学楼的东西两侧,各一字排开的是四五个篮球场。
教学楼的后面,是学校不大的花园,后面是校办工厂,教职工食堂。
在东侧,是四层高的学校办公楼,西侧是学校的大礼堂兼学生食堂。
学生食堂的后面,也就是北面,是学校正在修建的浴池。
最后面,是学校的后操场,显得空旷,一圈平展的跑道,包围着的是个足球场。
女生宿舍,在西侧篮球场的前端,紧挨马路边。
男生宿舍,是在校园的西侧,隔一条南北向的马路,与教职工家属楼在一起。
调查研究似地,林易卯把校园看了个认真。
特别是教学楼,第一层是学生科,以及各专业科的办公室。
二三四层,全部是各年级的教室,每层有十个教室。
他的心目中,本来报考的是财经学校和纺织学校。
考试成绩出来后,他在全公社初录的二十人中,排名第一。
他父亲是中学校长,感觉成绩不错,问他报考的是啥志愿,他不想说出来那点小心思,就随口应付说忘了。
一向循规蹈矩的父亲,听了这话,有点坐不住了,咋这么不经心呢?继续数落他说,咱家里弟兄多,你哥已经龄,让你去学校复习,你又坚决不去,说是这么大年龄了,考不上的话,太丢人。
三个月的点灯熬油,苦心总算没白费,成绩出来了,考的还不错,你连报考的啥学校,都没记住。
破例地,他老人家走了回后门,骑着自行车,去了趟地区招生办。
找到报名表一看,说想把孩子填的志愿,调整一下。
跟工作人员交流后,觉得这所学校是第一批录生,应该不错,铁路工人蓝制服,大盖帽,长腿通四方。
结果如愿以偿,就被录取了。
那天,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递给他,打开一看,高兴和诧异,同时写在他的脸上。
咋是这个学校呢?论成绩,第一二志愿不会不录啊,这完全是服从分配的结果。
正是暑假期间,父亲在家休息,他先是报了喜,高兴地说收到了通知书。
接着,嘀咕道:“我记着没报这学校,它咋就录上了呢?”
父亲这才告诉了原委,原来是这样啊!
时序倒回去两年,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位元勋,先后陨落,刹那间,山川恸哭,天人同悲。
两个多事之秋后,祖国这艘巨轮,终于瞄准了改革开放这一目标,扬帆启航。
七七年冬天,中断了多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他们,正是战胜了七八年夏天酷暑的煎熬,从百分之一二的比例中,遴选出来的幸运儿。
在日后的社会变革中,也将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
2
来自各地的年轻人,在这所铁路中专学校里,组成了一个普通的班级。
她的名字,叫电力机车专业七八一四班。
这个班里,五零后和六零后的人,大体上是各占一半。
五十年代出生的同学,多是初高中毕业了好几年,都有插队或回乡的经历,有的已经是农村干部,民办教师,阅历五花八门。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