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对他们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期待。
一切都有按糜海仓的计划进行着,一切也都如糜海仓的预想一样发展着。
经过几天的咨询,腊月初九一大早,一下子来了四十多户租客想要来承租糜家那条件优厚的土地。
这里面,有祖孙三代一起来了,有老子带着五个儿子一起来的,有兄弟七人一起来的,多数人都拿着各类营生的证照,有的甚至直接牵着骡马就来了。
糜海仓首先和杨恩福老先生签订了契约。
杨恩福有三个儿子,杨氏恩福客栈经营了两代人了,现在由长子杨典堂经营,将来的菊花岭客栈就由次子杨典举来经营,三子杨典常带两匹骡子入股糜家马帮。
第二家定下来了是开澡堂子的老李家。
糜海仓之所以很快选中这家,是因为老李人很老实,他家的四个儿子人也都很老实。
大儿子是个理发匠,他坚持每月一次到几个行动不便的长者家里给人理发的事,糜海仓到菊花岭后第一次去理发时就听说了。
这些年,他还坚持每个月在街头摆摊为无家可归者和乞讨者理发,在这方圆几十里,百姓们都叫李老大是李小善人,因为还有一户常年舍粥的李姓地主被称为李大善人。
李家老二是李家祖业-澡堂子的继承人。
这李老二有个特点,那是就善于「看人下菜碟」。
所谓看人下菜碟,就是在他的经营理念里,把来洗澡的人分成三六九等。
对于上三流的有钱人,他通过单间洗浴、汗蒸、餐饮、茶点、抽大烟,甚至提供异性按摩和其他特殊服务的方式挣足他们的银子。
对于中三流的人,他通过搓澡、修脚、理发等服务从他们身上挣些辛苦钱。
而对卖柴的、烧碳的,种田的、养猪的,唱戏的、耍把式的等下九流的市井平民,他就让他们在大池子里泡一泡,相互搓搓,只象征性地收点水费。
这种差别化的经营让方方面面的人都很满意,李老二也把简单的澡堂子开得有声有色。
李老三这些年一直随着老李打理他家那几亩地和一遍竹林。
农忙时耕种,农闲时这爷俩就用竹子编些椅子、篮子和各色各样的工艺品,小日子过得倒比老大老二更殷实些。
老李要承租糜家这几亩纯粹是为了他的小儿子李彪。
这李彪行伍出身,在队伍上呆过几年,头脑灵活,只是不愿下苦力,总想挣些轻巧银子。
在答应了糜海仓在码头上建澡堂和理发店后,同意老李家承租五亩土地,由李彪带四匹马加入糜家的马帮。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