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二章 君子论迹不论心(第2页)

刚准备出院门倒水,就看见宿卫匆匆进院门抱拳:“先生,有一人在外求见,自称是祭酒帐下文学掾张韩。”

();()  “张韩?”

荀彧陡然站直来发愣,“他不是校吏吗?此次军功已至少要提为校尉了。”

明公还等着看他本事呢,若非是最近忙碌,不得其时,恐怕早就去校场请他来见了。

居然,到志才那里做了文学掾属?不去领兵厮杀,反而抄录从事?弃武功而从文治?

“请去正堂。”

荀彧收起疑惑的心思,差宿卫去请来,他有换上袍服快速到正堂门口等待,不多时便看到一名年轻后生随宿卫而来,脚步扎实、体魄精悍,两眼精光十足,头戴黑色发带,将长发捆于一发髻。

这份精神,怎么看也是一名小将吧?若是着银袍银甲,手持长枪身骑白马,岂不更合适?

待走近之后,荀彧才点头请入正堂。

“伯常来此,可是有军情告知?”

“先生,祭酒让我来告知青州贼寇兵败于公孙瓒,依论断或会南下,且消息传来时,战事结束已有十五日,恐怕早早就动身了。”

张韩刚进正堂,立刻开门见山的说道。

荀彧驻足思考了片刻,然后面色一松,道:“想来不会,青州贼新败,不敢继续北上自然要南下,可人患寡而心有忧,若聚则胆气恶,聚贼仍需一两月,我估计应当会在春耕之后南下。”

“不必着急,”

荀彧抬了一只手向张韩压了压,“他是想让你来见我一面,顺便与我深谈一番。”

张韩愣了愣,这么神奇吗?

只言片语就能准确判断彼此心意,你们两位的感情不一般呐。

这样的话,那就是考校咯?

荀彧是个心胸宽广之人,而且学识渊博,颇有智慧。

如是他考校肯定想让我尽说心中才学,尽力而为。

“我和他是老友,所以较为了解其性情。”

荀彧淡笑着走回了案牍后坐下,让张韩又坐在自己身前,两人对立跪坐时,又施礼相请,问道:“伯常在顿丘、内黄两战都有建树,为何想转为谋士?你尽可说实话,畅所欲言。”

“可以说真话是吧?”

张韩试探性的问道。

“嗯嗯,实话实说,不必隐瞒,”

荀彧微笑道,他对军功不要,以此转为文治这事,颇为好奇,想要看看张韩的心性。

也好和明公交差。

“心中有策论又不知如何进言,需师长、前辈引荐,”

张韩诚恳的拱手回答。

“原来如此,”

荀彧点点头,现下这世代,的确无人引荐很难将策论送于明公身前,即便明公有唯才是举的心思。

“伯常可是看重主公曾说过的唯才是举?此举你觉得如何?”

张韩思考片刻,道:“因为无名士所用,袁氏理念为‘非海内名士’不可入,其余雄主大多如此,无形中就拒绝许多怀才无名之人,明公这般做,便能让这些无处可去的贤才,有枝可依。”

“嗯,”

荀彧本以为,张韩会和其他人一样,夸赞几句心胸宽广,容人之度,却没想到他的眼光如此直接清奇。

这年轻后生,倒是有意思。

想来能通透的看到许多常人不可见之处,是个聪慧之人。

不错,我喜欢。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