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知恩图报,现在是时候表露你的忠心了。”
骆九天揣度了一番这位李总兵的心思,当即哈哈一笑,拍了三下手掌,向英在门外与两个随从每人手里各捧着一只锦盒。
向英打开第一只锦盒,里面乃是一棵百年老参。
另外两个盒子打开,一个是雕工精良的玉马,另一个是一本宋版的《剑南诗搞》。
骆九天指着这些宝贝道:“这棵百年老参是小人敬献给抚台大人的,大人最重孝义,这棵百年老参正好给太夫人调理。
李总兵驰骋沙场,豪气干云。
这匹玉马敬献总兵大人最合适不过,有道马到成功,捷报频传。
周按察一向好古,仰慕先贤。
小人特地从别处找来这部宋版的《剑南诗稿》敬献大人。”
三人各得了宝贝自然眉开眼笑,李应祥道:“骆老弟很会办事,这个马我很是喜欢,不过,你若是送我另一样东西,我会更喜欢。”
骆九天道:“但凭大人吩咐,小的一定竭力为之。”
李应祥道:“我要十万石稻米。”
骆九天看了徐元泰一眼,又看了周光镐一眼,笑道:“大人是和小人玩笑吧。
十万石稻米,市价二十五万两白银。
小人就算砸锅卖铁,一时间也筹措不了这么多。”
李应祥脸色一沉,说道:“官家要你办事,是赏你脸,岂容你推三阻四?”
徐元泰捋着胡须微笑道:“骆老弟,我知道这事你会为难。
可四川境内大大小小的水陆码头有多少油水,我从来不向你过问。
每年的税银都是按各省最低来收,若说你拿不出这十万石稻米,本抚是不会相信的。”
骆九天叹道:“并非草民不愿为朝廷效力,而这十万石稻米我一时间真还拿不出来。”
周光镐插嘴道:“谁要你一日间拿出来,李总兵只是把这事先吩咐给你,至于筹措时日,抚台大人与李总兵自会与你详说。”
骆九天看着自己的扳指说道:“不瞒诸位大人,去年赈灾我们赤水帮便出了两万石稻米,当时徐大人说是借,时至今日,官家也并未还给草民一粒米。”
徐元泰啜了口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你是大明的子民,理当朝廷出力。
你那两万石米本抚说是借,你还真想让朝廷给你还么?赤水帮在本抚的眼皮之下,你们作何勾当,真当我不知。
就凭燕冲霄与冯家往来,本抚就可向朝廷奏你们一个谋反罪。
区区十万石稻米,换你们赤水帮一个太平。
这样的买卖你骆老弟不会不清楚这其中的利害。”
骆九天见徐元泰话中有话,似乎赤水帮有什么把柄落在官家手里。
当下生出一身冷汗,忙赔笑道:“大人说哪里的话,方才小人不是说过,但凭大人差遣。
可不知李总兵这粮要的急不急?”
李应祥夹了一块肥肉嚼在嘴里含混地道:“自然是越快越好,我给你一个月时间。”
骆九天点了点头道:“好,不过小人有言在先,能为大人筹到多少便是多少,尽力而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