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你们不要管,我自己解决。
还是有粉丝发了一句买代言冲销量,有用吗
对,我可以买。
我有钱。
我也可以冲。
花锦得皱眉没用。
别买。
为什么不买啊,我听说数据高了,资本就会重视。
对,我们打榜打起来,把热度冲上去。
花锦笑笑。
没用的。
因为这个圈子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你们这么做了,也和别人没有差别。
资方不见。
现在的“造星”
已经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艺人不行,那就下一个。
没有非谁不可。
投资平平无奇的她,和投资别人,没什么区别。
花锦劝了粉丝群的粉丝,大多数人听她的,没再做什么。
可少数几个人还是在坚持。
要买代言冲销量,要买号打榜冲热度。
花锦三言两句说不清,一会儿我微博解释。
粉丝们都等着花锦的微博,直到第二天早上。
那是一篇小文章,题目非常简短。
是谁在洗脑粉丝
洗脑有固定的步骤。
首先给予对象精神满足,在想加入群体时人为制造准入门槛。
给对象制造感觉能加入这个群体机会珍贵。
这套理论能够完整地代入粉圈,即先给粉丝分享偶像的光辉故事,人性亮点,让粉丝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之后告诉粉丝获得粉籍需要打榜和消费,必须这样做能加入。
粉丝加入后,对自己的身份有了初步认同某某粉丝。
一、粉丝的特性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在第二层“安全的需求”
被满足后,人会追求“社交的需求”
,即与他人和社会的交往从而体现自我在群体中的存在,涉及给予和接受。
大多数死忠粉粉上明星,是精神上的社交需求,需要在偶像故事中获得,需要在偶像身上给予。
因此产生了第一道粉丝准入门槛粉丝大多是需要精神上的满足,且单纯、容易信任各种网络故事的人群。
就像手机收到的中奖广告,短短几句话,用词浮夸不真实。
正常人了一眼就删掉,不会相信。
但如果有相信的人,则完全不会质疑。
广告的浮夸设计是故意的,这样会帮他们剔除大部分正常人,选择相信短信并进行联系的,都是容易被骗的人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