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晚饭的时候,杜绡跟石天说“我想报个英语口语补习班,离开学校太久了,英语都生疏了。”
石天问“对你的工作有帮助吗”
其实没有。
杜绡的公司是中法合资的,公司里的确是有几个法国佬,但那是杜绡工作中根本接触不到的人。
除了那些人之外,其他全是中国人,客户也是中国人。
正因为用不着英语,所以杜绡的英语才生疏了。
但杜绡想给自己“充充电”
,但她又的确不知道能去学些别的什么,唯一她能想起来学一学的,就只有英语了。
她微微踌躇,但依然说“有的。”
石天对杜绡的具体工作内容并不了解,杜绡平时跟他说公司的事,大多也都是些办公室八卦之类的。
杜绡想充电,想上进,他当然不能拦着。
他就说“3就有个华尔街,我给你报一个。”
杜绡吓了一条。
华尔街英语出了名的高端,一个课程都过万的那种。
她赶紧说“你别管了,我想报的不是那种。”
石天就问“你想报哪种的”
杜绡说“我自己找吧,你别管了。”
然后她用别的话题岔开了这件事。
杜绡晚上自己在网上查了查,华尔街英语的价格果然不是她能够负担得了的。
这么多的钱,她也不想让石天给她出。
她搜索了一通,发现那些有点名气的培训机构的课程都不便宜。
怪不得现在许多父母都说养不起孩子,想想光是孩子上的那些培训课程,就得花多少钱。
杜绡最后找了一个那种大学里面办的口语班,就在大学里上课,价格要便宜多了。
钱啊,真的很重要。
别平时杜绡也吃吃喝喝,和同事一起下馆子,和黄叹逛街买衣服,着表面也挺光鲜。
实际上就是网络上说的“隐形贫困户”
。
真要有什么大事,比如生病之类突然大的支出,她必定捉襟见肘。
“周日下午上两个小时。”
周一早晨她告诉石天。
那就意味着周日他们不能一整天黏在一起了。
石天就愀然不乐。
“我选的四点到六点的班,白天都可以跟你在一起啊。”
杜绡安慰他。
但石天就是再不喜欢也不会阻止杜绡,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年轻人对自己工作和事业的安排,在人生中实在占着很重的分量。
石天自己就正面对着一场选择,他只是还没想好。
在他自己能做出决定之前,他也不打算告诉杜绡。
周一的上午石天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上班,他把杜绡送到东方广场,就和同事们一起去参加方伟的葬礼了。
公司同事募捐了四万多块钱,葬礼现场就交给了方伟的父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