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125章 何为天命这就是我的天命(第1页)

“星象晦涩不明,预兆非吉。

"

诸葛亮惋惜,痛惜自己报效国家无门。

倘若有机会,定会施展抱负,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

念及此,他不禁轻轻叹气。

以诸葛亮之才,自信有能力自荐而不被人轻易轻视。

然而,在世,竟寻不出一个他认可的英主。

无论是董卓、张角这等乱世枭雄,还是军阀或农民领,皆无法匹配他的理念与志向。

就连当下的曹操,诸葛亮也颇为鄙夷,他视为野心勃勃之人,非正道。

江东的孙吴看似人才济济,但诸葛亮早已洞察其不足,不仅实力单薄,后继乏人。

正是因此,他对投靠孙吴始终有所保留,因为他认为对方本质上与曹操相似,缺乏承担大义的格局。

至于这个世界的合适人选,或许诸葛亮心中已经有了候选人,但他仍在思考:何时才是出山的时候?

今夜观测天象,星象诡异,可能预示着一场天下动荡。

诸葛亮决定,若再无机会,只好打破常规地自荐了。

"

不能再拖延了!”

他对自己宣告。

诸葛亮忽然急收手中的羽毛扇,显示出他已然有了离开隐居的姿态。

今晚现此异常天文现象的人并不只诸葛亮,只要是通晓星象预测的人,或多或少都察觉到了其不同寻常。

像郭嘉、鲁肃、贾诩、荀彧这样的人物,无人不对天地之异变感到敏感。

有的人流露出隐约的不安神色。

然而同时,也有一些人无视常规,狂妄至极,坚持对抗天命,试图颠覆命运安排。

像曹操、孙权这样的枭雄则曲解此现象,视作自我崛起的象征,大肆张扬其言。

“天意加身,这就是天意庇佑!”

曹操大笑出声。

掌控皇帝,令诸侯臣服的他,既具备道义上的优势,又是实际势力最强的一方!

之前他迎奉流浪的汉献帝到许昌,以朝廷之名征讨各方势力。

多年征战南北方,相继击溃袁术、吕布、使张绣归降,追讨刘备。

短短数载,曹操的力量就扩展至兖、豫、徐三州以及一部分司隶和雍州的中原地区。

人们常说,谁得中原,便是夺得半个天下,而此刻曹操离真正的中原掌握已是触手可及。

此后在许攸提议下,他亲率大军焚烧了袁绍的粮草,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大败河北雄强割据者袁绍。

接着几年间,曹操连续荡平袁绍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的势力,进一步稳固根基。

白狼山之战,曹操派遣张辽领军先锋部队痛击乌桓,斩蹋顿,从此辽东已近在咫尺。

他未曾放过这一良机,很快将辽东完全平定,北方一统指日可待。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