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的,林峥还吃着家里的饭呢,他说话管什么用
然而有了外挂老爷爷就完全不同了,或许这位老师的心机比不上一些官场老油条,但对付一个农户人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一方面他让林峥和父母通气,保持共进退,另一方面就是和林老太公之间的博弈了。
林峥是爹娘的独生子,又加上父母没有什么主见,倒是愿意听这个儿子的况且说句实话,做爹娘的谁愿意牺牲自己儿子成全别人的儿子就算这个别人的儿子也算是自己的侄子。
若是自己的儿子没有这个命也就算了,他们只能认命不提。
但是他们眼睛不瞎,得出来林峥并不比林峰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林峰而不能是林峥
至于和林老太公的博弈也很简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而已。
林老太公用孝道名声来威胁林峥,如果林峥不听话就要坏了他的名声。
一旦没有名声了,科举之路的大门其实也就关闭了。
然而他忘记了,相同的,他也要顾及自己选中的曾孙林峰的名声
一家人如果真的闹起来,闹的场面非常难,难道林峰就会有什么好话吗多闹几次这就是妥妥的刁民之家。
别以为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名声影响不大华夏儒家的观念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本来就是个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家都管不好,立刻就会让人有一种这不靠谱的感觉。
历史上有很多御史台的人在皇帝面前给某某大臣上眼药,御史台就是负责监督的那个机构。
而攻击的目标除了显而易见的贪污受贿、渎职之类,还有一样最常见的,那就是治家不严。
治家不严这种听起来像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际上也正是这样。
如果天子没有厌弃这个大臣,那么绝对不会因为治家不严这种小问题而撸掉这个大臣的。
如果真的因为治家不严下手,那只能说明天子本来就很想动手了。
然而,治家不严始终是一个可以攻击的地方。
林老太爷在林峰身上投注了太多希望,可不敢在这种地方埋下一个巨大的隐患。
这种主意当然不是林峥这个少年人能想出来的,是他的老师教他的。
这个时候这位老爷爷就能出来了,林峥确实很有科举当官的潜质就算有一个他这样的参谋,林峰也始终只是一个没经过事的少年人。
这样的他,面对林老太公这样一直尊敬到敬畏的大家长,竟然能面不改色并且颇为信服的反过来威胁
这在这个社会绝对是非常出格的,哪怕是一个成年人也不见得能真的面不改色地做出这个决定并且坚决执行。
而这种情况对于一名官员简直是小儿科。
在这一刻,这位老师总算在林峥身上到了非同一般的潜质。
按照他所想,就算他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倾囊相授,林峥也不过就是一个中等官员而已学问只不过是科举为官之道上的敲门砖,当官的天赋很多时候在别处。
这也是他的极限,实际上林峥头脑不如他,条件不如他,成就很有可能更低。
而现在林峥做出的这个选择,抛弃了一些个人感情,但是这就是最有利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