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前身,是一家少年儿童出版社,专门做少儿图书的,那个时候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出版连环画。
与其他国营出版社不同,早在八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就开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因此比较早的开始尝试商业化模式,过去十几年始终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跟这种盈利性质的出版社打交道,可以直接谈钱,比那些事业单位性质的出版社要容易的多。
除了商业性质之外,张伟更看重的,还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宣发和渠道。
2000年到2002年,全国图书畅销冠军都是韩寒,除了2000年的《三重门》之外,2001年度畅销冠军《零下一度》和2002年度畅销冠军《像少年啦飞驰》,都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
能够拿到年度畅销冠军,韩寒的名气固然很重要,但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宣发和渠道,也是加成因素。
如果换成宣发和渠道一般的出版社,即便是有韩寒的名气,也未必能拿下全国畅销第一名。
可不要小看做少年儿童出版物的,在纸媒体的时代,少年儿童出版物的宣发和渠道,远超其他类型的图书。
八十年代武侠小说够火了吧?金庸古龙这类大侠,干不过葫芦娃和黑猫警长的画册。
九十年代言情小说够火了吧?琼瑶奶奶各种煽情,也干不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至于莫言、余华这类大文学家的作品,基本都是专门的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专门为文艺青年准备的。
什么事情牵扯到“文艺”
两个字,往往都是比较小众的。
改革开放初期,大家都忙着赚钱,不是闲着蛋疼真矫情的人,谁去搞文艺?
所以在那个时代,少年儿童读物,才是出版行业真正的神!
……
张伟找到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的电话,先是咨询了一番,发现出版书籍这种事情,电话里根本说不清楚,还是得当面谈。
第二天,张伟就买了飞机票,直飞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所在的洪城市。
出版社的接待室里,人还真不少,都是拿着稿子,找出版社投稿的。
投稿的人也是各色各异,看起来三教九流的人都有。
有人戴着眼镜,衣着整洁,看起来像是知识分子;
有人形象邋遢,样子也颓废,一看就知道是整日蜗居在家的宅男;
有人则皮肤黝黑粗糙,手上隐约的还能看到茧子,大概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但怀揣着一个当作家的梦想;
也有跟张伟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一副自信满满的表情,仿佛觉得自己写了一部盖世神作,像极了后世那些还没写几万字就琢磨着成神的扑街作者。
张伟还看到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孩子,也就是十五六岁的样子,紧张的站在角落里。
“这孩子八成是受到韩寒的影响吧!”
张伟心中暗道。
韩寒辍学写小说所创造的神话,在当时的确影响了一代人,很多那個年龄段的初高中生尝试模仿韩寒写小说,希望自己也可以一夜成名。
();() 虽然大家都是来投稿的,但张伟能感觉到,这群投稿者的眼神中,多少透着一股敌意和不屑,他们望向周围的目光,都是带着批判色彩的。
文人相轻嘛!
写小说的都一个德行,觉得你们都是渣渣,只有老子写的最好。
接待人员拿着一个名片盒走了进来,逢人就发名片,同时接着说道:“投稿的话不用亲自过来,我给你个地址,直接邮寄就可以了。
如果我们的编辑觉得合适,会跟你联系的。”
“我们人都来了,稿子也拿来了,怎么又让我们邮寄!”
其中一人不满的说道。
接待人员则解释道:“让你们邮寄,也是为了你们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老何,管管贾无敌吧,又在疯狂带一个小鲜肉的节奏。你二大爷的,我哪里是带节奏,我是弘扬正能量提升凝聚力。你一个人工智能,口吐芬芳把一群人怼的瑟瑟发抖,抱团取暖,能不提升凝聚力嘛。何昱作...
有着一头栗棕色头发,打着一个耳钉,身材伟岸,一双带着清晨露水的桃花眼,鼻梁俊挺,唇如玫瑰花瓣,棱角分明,看起来很潮很优越的魏逸豪,却烦恼不已学的专业从热门变冷门毕业后,工作更是难找吃饭房租都成了...
我真不是全服第一恭喜玩家无敌捞金怪连赢999场竞技,现排名全服第一什么玩意我还没出手呢这就赢了...
génér作者南北逐风嬉笑怒骂满堂彩,说学逗唱百态生。人生苦短,各位客官不如听听相声,找找乐子吧其实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妖孽逗哏攻死气白赖追到高冷慢热毒舌学霸捧哏受然后一起说相声的欢乐小白故事。...
穿越成妙手园学徒的陆长生,本想努力做个悬壶济世的一代神医。可当他开始练武后,却发现每练成一门武功到圆满,就能提升悟性。而且,悟性似乎能一直提升。陆长生想知道,悟性的上限到底在哪里?平平无奇比废物稍好一点。中人之姿泯然众人而不自知。颇具潜...
突发异变的生物,莫名觉醒的异能,背后的原因扑朔迷离。种族的争端,不同的信仰,战乱纷纷。人类的救赎,和平的征途,路在何方?所坚信的一定就是对的吗?所疑惑的真的要有答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