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的宋国,眼看着就要再次遭遇大难,还请大国之君能够怜悯鄙国!”
宋国的情况晋国上下其实有所耳闻,但是正卿栾书一直病重,国君晋周又忙于政事,宋国也没有正式求援,所以尚未在朝堂上充分讨论。
晋周见华元说得可怜,先好言安慰了一番,接着询问正卿韩厥的意见。
晋周那三位侍中大夫本质上是国君私臣,还远远不能替代诸卿的作用。
韩厥正色道:“想要得到别人的拥护,一定要先为他付出勤劳。
成就霸业,安定疆土,从宋国开始了。
况且,楚国占据彭城,会隔绝晋、吴往来的道路,所以彭城不可失!”
众卿纷纷赞成韩厥,表示楚国蛮夷日益侵凌诸夏,不可以不干涉。
如果坐视宋国被欺辱和不管,晋国恐怕会失去宋国了。
();() 晋侯曰善,当即下令,晋国要三军尽出,先在台谷集结,之后出兵救援宋国!
华元感激不尽,当天就带人赶往宋国向国君复命,连晋国给他准备的礼物也没有带上。
“真是一位贤臣啊,可惜不能为我所用。”
晋周由衷地赞叹,这个时代的贵族还没有完全腐化堕落,有很多有名的贤臣在为国事奔走。
晋国的诸卿文武不分,即管军事又管民政,正卿属于“出将入相”
,在朝中是最高执政官,在军中则是全军的元帅。
这种体制把晋国打造成了一个战争机器。
一旦决定出兵,晋国上下就以极高的效率运转起来。
由于晋国公室的逐渐衰落,在晋厉公时期,晋国四军的主力,已经由各卿族的族兵组成。
两年前的鄢陵之战,中军将栾书和中军佐士燮“以其族夹公行”
,也就是说作为主力的中军,已经是栾氏和士氏的族兵与国君直属的军队“公行”
混编。
上军、下军、新军的情况也差不多。
所以这次集结部队,中军是韩氏、智氏的族兵,与已经衰弱的公行混编;而上军是中行氏和士氏的族兵,下军是栾氏族兵和士鲂的彘氏族兵,新军则是魏氏和赵氏族兵。
新军被留在晋国以备万一有事,其余六位将军,除了士鲂先行去鲁国邀请援军之外,都将亲自领兵救宋。
晋周则点起公室领地的八百甲士,作为国君卫队,与中军同行。
训练了数月的冀县、苦县一千武卒,也接到了晋周的命令,前来汇合。
晋周觉得,参加一次实战,要比训练一整年更有意义。
何况,他对经过严酷训练的武卒有信心。
十一月初的台谷,兵车云集,旗旌猎猎,随着中军将韩厥一声令下,甲士、兵卒加上民夫,足有二十万众,齐齐向东进发,整齐的脚步仿佛能让大地颤抖。
晋周在甲士的簇拥下,跟在中军后方前进,他环顾四周,心中暗暗感慨。
“这要都是我一个人的该多好啊!”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